佛弟子文库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星云法师  2016/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禅意,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

有一天赵州禅师到桐城县,与安徽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相遇于途中,赵州禅师便问道:“你是投子山主吗?”

大同禅师将手摊开说道:“盐、茶、油,请随意买一些。”

赵州禅师不理睬他,就先快步地到舒州投子山去。大同禅师随后也提着一油瓶回到庵中。

赵州禅师一见,不以为然的指斥道:“久闻投子山大同禅师之名,原来只是一个卖油翁。”意思是说你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禅师,不去弘扬禅道,怎么到外面卖油?

大同禅师也不甘示弱地回答道:“我也久闻赵州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禅师,原来也只是一个俗人;你只认识卖油翁,却不认识投子山主!”

赵州禅师问道:“我何以是个俗人?”

投子山大同禅师答道:“因为你不认识投子,所以我说你是一个俗人。”赵州禅师再问道:“如何是投子?”大同禅师提起油瓶道:“油!油!”

大同禅师之所以有如此法力,就在于他勘破了禅的真谛,明白禅就在柴米油盐当中,就在生活的本质当中。因此,他才会化成卖油翁与赵州禅师相见。

想要从柴米油盐中找到温馨,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一个有心人,每次面对柴米油盐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觉。就比如做饭,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填饱肚子,而是如何将眼前的这一道菜做出味道来,在这样的人眼中,做饭不只是惯常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类似艺术的体验。

所以,相对来说,很多人做饭就是做饭,但懂得生活的人则是在烹饪。这烹饪,就有艺术在里面了。

有个禅僧问睦州禅师道:“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并且天天重覆,今天穿衣吃饭,明天也要穿衣吃饭,后天还要穿衣吃饭,实在是非常麻烦。请问禅师,如何才能免除这许多的麻烦?”

陆州禅师回答得非常妙,他说:“如何能免除这许多的麻烦呢?我们每天要穿衣吃饭。”这个禅僧坦诚地说:“我不了解你的意思。”睦州禅师斩钉截铁告诉他道:“如果你不了解,那你就得每天穿衣吃饭。”

禅是单纯的存在,不假他物,但禅也是离不开生活的。每天的穿衣吃饭都是禅,正因为如此,睦州禅师才告诉禅僧,要去穿衣吃饭。意思是告诉他,穿衣吃饭中有禅,那么你就要去做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体验,领会日常穿衣吃饭中的禅。

这秘密就在于一种心境,将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心境,在物质生活中体验精神的快感,在精神世界里发现物质生活的美妙。而这层意思,也正是睦州禅师想要告诉禅僧的。

真正的快乐不是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偶然的,而是持续的。这持续就是源于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穿衣的时候,能够发现美感,这美就是他快乐的源泉。

在吃饭的时候,他追求的不是吃饱,而是食物的味道,这味道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每个角落,其实都蕴藏着快乐,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心境,能够发现它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

注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

星云大师《文人与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今天承蒙贵校的邀请,能够有机...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中国禅宗四大丛林

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这首响亮的...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放下心中的弓刀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

温暖的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线附近一个贫困的小镇里,父亲...

地藏菩萨给我的恩泽

1946年夏天,我在上海楞严佛学院读书,一夜由于晚睡而...

谁是最贫穷的人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五百位声闻弟子与...

【佛教词典】八种清风

(名数)四方四维八方之清风也。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

【佛教词典】鹦鹉塔

(杂名)戒庵漫笔曰:韦南康镇蜀时,有一鹦鹉甚慧。驯...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

三方面检查自己是否有进步

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

让爱生爱--婆媳关系

在一个村庄里,一位年轻的村妇和她的婆婆关系非常不好...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