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贫富的标准

如瑞法师  2017/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佛说法。有两位好朋友,也是邻居,各自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参加法会。一位男主人好好地听法;另一位则想: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别人身上带的物品,能不能顺手牵羊,偷一些回去。

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位长者,腰上挂着很多钱。于是他用种种的方法,最后终于把钱偷到手了。他为自己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心想:我多么聪明智慧,能把这位长者的钱偷到手。

法会结束后,大家都回家了。偷钱的这家,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得非常地开心。而另一家生活比较贫困,只是粗茶淡饭,草草了事。

偷钱的人家就笑话隔壁的邻居:你看我多么聪明智慧,能在大众听佛讲法的时候,偷到这么多的钱,而你只是在那儿坐着听法,什么都没得到。

后来,这件事情被佛陀知道了,佛陀开示说:偷钱的这个人,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实是个愚痴人。他只顾现前的快乐,不知道思维人生,根本不懂得他现在偷钱,是在种不好的因,将来必定会受到不好的果报。而那位认真听法者,虽然看到他暂时贫困,但他听闻到了佛法,内心里非常富有。因为他真正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一个人,知道了怎样断除堕落三恶道的因,他能生生增上,不会堕落。

所以,真正贫富的标准不是拿钱财来衡量的。而真正的智慧也应该是能够觉悟人生的,懂得应该怎样认真负责的度过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看看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佛教词典】二摈人

子题:灭摈、应灭摈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若 灭摈 者...

【佛教词典】根不坏

【根不坏】 p0922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根不坏?谓...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佛珠的含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有哪些念头会失去三皈依体呢

问: 我们有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后,...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时刻自我「观心」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