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不寂寞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所以你感到寂寞孤独。开悟的寻求就是内在追寻的历程,去了解你本身就是圆满的。你是完美的,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事情怎么演变,你永不寂寞。

十六岁那年,有一天我站在喜马拉雅山上,我在山洞的外边看到许多人朝这儿走。在他们靠近时,我认出他们是一位有权势的王子及他的秘书和随从。他走近我并很傲慢地对我说:“小和尚,我要来看你的师父!”

我以同样的口气回答他:“你没资格来看我师父!”

他的秘书就问道:“你不知道他是谁吗?”。

我回答说:“我不在乎他是谁,我负责守护这个山洞!你们都给我走开!”所以他们都无奈地离开了。他们又回来了好多次,但是没有用,因为我几乎没有准许过外人进来看我的师父。我要保护师父不受任何骚扰,我们也不想会见傲慢自大的人。

有时我会对我的师父说:“这些富人从老远来看你,你说你不愿见他们,这样说得过去吗?”

他微笑并回答说:“与我内在的朋友相处,我很快乐。我为什么需要见这些人呢?他们不是真正地在追求真理;他们只想得到一些世俗的东西。一个希望有个孩子,另外一个祈望能有高的职位。他们并不想要灵性的粮食,你为何要求我去见他们呢?”

最后这位有权势的王子了解我们不在乎他的地位,所以他改变他的态度。再度来时他很有礼貌地请求:“先生,我想求见你的上师可以吗?”

我带他到洞里,我上师正安祥地坐着。

王子想要表现优雅的举止和西方的礼貌。他说:“老师,你好像很寂寞。”

我的上师说:“是的,因为你来了这里。在你没来前,我正分享着我内在朋友的快乐。现在你来了,我就觉得寂寞了。”

内在的自性是人真正最好的朋友。知道去享有内在真正自我的人是不会寂寞的。谁使我们感到寂寞孤单呢?我们要求别人了解我们,爱我们或是我们也如此地去爱别人,都会产生寂寞和造成对外在的依靠。我们忘记内在永恒的朋友。当我们了解我们的真我,就不会再依靠外在的事物。对外在的依赖是无知的,须要加以驱除,内在的真我普爱一切,他们永不寂寞。寂寞孤独是一种疾病,能单独快乐地生活着即是能真正了知到内在的自性。得到了这个教训,王子回宫后经过沉思、反省,于是就开始做静坐。他很快地了解到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制造的寂寞烦恼中挣脱开来,去享受美满充实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自从学佛后跟人格格不入....

一个居士说:自从学佛后,似乎跟人处处格格不入了,因...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好景不长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曰莲华...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

【佛教词典】圆通寺

(一)位于江西庐山西麓。为南唐李后主所创,时以缘德主...

【佛教词典】僧伽跋陀罗

(人名)Sa?ghabhadra,译曰众贤。萨婆多宗之名匠也。...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就是为了这最有意义的一喊

净土缘起的第六大缘起,就是染土本空。为什么要说净土...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乾闼婆作乐赞佛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