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2012/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后,知道过去所做的恶业必定要接受上天的磨难,于是请求佛陀给他一段时间,接受身心的考验。

辱骂杖石加身不瞋恨

他独自前往荒郊野外,无畏于日晒、雨淋、风吹,在树下静坐;累了就到洞里休息。吃的是树根、野草,穿的是破布缝补成的衣服,甚至破烂到全身裸体。无论是煎沙煮日、霜雪严冻或是狂风雨露,都不能动摇他修行的心志;可以说是苦人所不能苦、修人所不能修。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佛陀告诉鸯掘摩:「你身为比丘,应该要走入社会人群。」鸯掘摩于是听从佛陀的话,跟其他比丘一样到城里托钵。

然而,人们看到他就很厌恶,不但大人辱骂他,连小孩看了都纷纷走避;鸯掘摩向一位怀孕的妇人托钵,那妇人忽然肚子痛得哀天叫地。

鸯掘摩回到精舍,将经过告诉佛陀。「受人厌弃、咒骂,这些我都不在意,因为我以前做过太多坏事,这是我罪有应得;但是,那位怀孕的妇人一看到我,连胎儿也不得安位,我该怎么做才能解除她的痛苦?」

佛陀要鸯掘摩再回去那户人家,向妇人腹中的胎儿说:「过去的我已经死了,现在我重生在如来的家庭,已经守戒清净,再也不会杀生了。」果然当鸯掘摩将此话对那位妇人反复说了三次,妇人腹中的胎儿就安定下来了。

守住一念道心

此后鸯掘摩比丘走入人群托钵,仍然会被人用石头和砖块扔,甚至拿棍子打他,但鸯掘摩都没有怨言,也不躲避。

有一天,佛陀看鸯掘摩全身是血,而且都青肿了,心疼地对他说:「你过去造的恶业确实很多,所以得长期、累劫地接受磨炼。你要时时把心照顾好,耐心地接受这分果报。」

鸯掘摩比丘平静地说:「我过去杀生太多、作恶多端,是罪有应得;只要我不迷失道心,即使生生世世要接受天下人的身心折磨,我都愿意。」

佛陀听了很安慰,赞叹并勉励他自我觉悟、磨尽一切罪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

【推荐】身体的疾病是前世因还是今世因呢

问: 我以前颠倒生活规律,导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结石,按...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佛陀的一天

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佛教词典】引发因

【引发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善、染、无记种子引发...

【佛教词典】五不忍过失

【五不忍过失】 p027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六页云:五不忍...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议。特别...

一句话

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