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各宗要略——真言宗

界诠法师  2021/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埵,以所说者集为经文,藏于南天竺之铁塔中。咒语在古印度久已流行,但发展成为专宗修学的途径,是从龙树开始,相传经典是龙树从铁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经典里也有咒语,随着翻译的增多而增多。龙树传龙智,龙智传善无畏、金刚智,金刚智传弟子不空。

在唐开元年间,金刚智、善无畏、不空来长安,译出《金刚顶经》。大力弘扬密法,于大兴善寺为根本道场,建立了真言宗。还译有《大日经》、《苏悉地经》等。

不空有继承弟子惠果,住青龙寺,继续弘传。公元804年,有日本空海(弘法)入唐求法,学于惠果。回国后,在日本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真言宗。世称东密。

晚唐,汉地密法失传。到宋初有天息灾、施护、法天来洛阳,建立译经院,译出密典,兴于一时。从唐初密法传入西藏。

宗义

此宗与他宗全异,前所述诸宗皆以理为本,此宗则于理之外,特重事相。主要修法是以持诵密咒而得破惑证真为根本目的。

一、两部曼荼罗

曼荼罗,译云坛、道场、聚集、轮圆具足。修法时,筑圆土坛安置诸尊于此,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

金刚界:有坚固不坏之义。立此坛在西,表终极。意味如来圆智坚固不坏,能摧破烦恼,如金刚之妙用。

胎藏界:有持摄含藏之义。立此坛在东,表出生。意味摄持含藏如来一切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

此两部曼荼罗是标志大日如来理智二德之法门。胎藏表理性平等,为本有本觉,是因,表本具。金刚表智慧差别,为修生始觉,是果,表现行成功。

二、四种曼荼罗

(一)大曼荼罗:法界森罗万象,皆依地、水、火、风、空五大而显。

(二)三昧耶曼荼罗:译为本誓,说明诸法各自有特性。

(三)法曼荼罗:诸法各有名称,含有轨持之义。

(四)羯磨曼荼罗:万象悉有业用动作。

此四种是对法的解释。

另有对佛菩萨等四种曼荼罗的解说。

(一)大,指诸佛菩萨本身,以彩刻绘画显佛菩萨形像。

(二)三昧耶,表佛菩萨之本愿,或执刀表示愤怒破邪之相,或执莲花表慈悲度生。

(三)法,法以文字诠表义理,使人信而生解。佛名号、真言以及经论文义皆是法。

(四)羯磨,译为威仪事业,佛菩萨之行止,皆为度生所显之动作。

前一是总,后三为别。简而言之,大,诸尊之体像;法,诸尊所说之法门;三昧耶,诸尊所持器杖;羯磨,诸尊所作度生之业。

三、六大五智五佛

地、水、火、风、空、识名曰六大。体性广大名大。遍一切法,此六大能造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器界等类,为宇宙之根本。前五大是色法,识是心法。

依六大之识,又可分为五智。金胎两部曼荼罗各有五佛,以表五智。

(一)法界体性智:包含万有为法界,诸法所依名体,法尔不变名性,转第九庵摩罗识所成,是法界身体之大日如来。

(二)大圆镜智:无边名大,具足无缺名圆,实智高悬万象影现名镜。转第八阿赖耶识,是金刚坚固菩提心体之阿閦如来。

(三)平等性智:无差别名平等。转第七识,为平等金刚福聚庄严身体之宝生如来。

(四)妙观察智:以五眼高临,巧妙观察诸法差别。转第六意识,为说法利生佛智身体之阿弥陀如来。

(五)成所作智:自证化他二利应作名所作,圆满成就名成。转前五识,为调伏众生自在变化身体之不空成就如来。

四、三密加持

以三密念念相应,便可转识成智,即身成佛。

(一)身密:手结契印,召请圣众。

(二)语密:口诵真言,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

(三)意密:心观实相,入本尊之三摩地。

吾人与大日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而以惑业所缠,遂致迷悟殊途。今以三密修行,身持大日之行,口诵大日之真言,意契大日之心。于是大日如来之光,映现于吾人之心水。

五、三种成佛

(一)理具成佛:本具佛德,与大日如来无异,五大为胎藏之理本,心为识大,是金刚之智德。

(二)加持成佛:本具本觉之功德,与三密加持相应,由加持之力而成佛。

(三)显得成佛:成就三密之修行,显现法性万德。

此三是谓即身成佛,余宗曰心成,此宗为身成。观此身等同诸佛,具足一切功德。因为六大为万法因果行位之本源,宇宙人生之整体。在凡是五识,在圣转五识而成五佛。

在修行中,观地大为菩提心,坚故;观水大为智慧门,能洗故:观火大为福德聚,能烧故;观风大是精进业,能吹故;观空大能到彼岸,无碍故。以此观成,即转妄识而成大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净界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简单讲几句话,因为待会不能过...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问: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 改革开放后,...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从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断除这五种辛菜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

星云大师《佛陀的样子》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推荐】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水陆法会为何是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

【佛教词典】恼

恼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粗言所依为业,...

【佛教词典】纳受

【纳受】 p094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纳受者:谓...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拜经后有什么感悟

问: 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 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

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

问: 师父,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念什么经,或者有...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悭贪的苦果

人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切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