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一实相印」

2021/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实相具说即诸法实相,真实不虚。诸经论所说的空性、无我、真如、法界、法性、一乘、中道、圆成实、胜义谛等,名相虽异,无非是显示这诸法平等一味的实相。无相之相名实相,离言法性,即诸法之体性,离言辞相,离心念相。如来说空、真如、法界、涅槃等名言,都是假名施设,随世俗假立名相,以文字方便宣说,令众生依此假名言而悟入真实相。

真空

佛依此实相印,随顺众生根器,演说无量教法,或说空或说有,都是对治众生颠倒妄执。有一类众生执一切法为常为我,所以佛说无常、无我、空。此空非是断灭的恶取空。《大集经》云:“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若起空见则不除。”《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无上依经》云:“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訾,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毫发作十六我不许可。”佛法重在转迷启悟,转染还净。因为众生有种种有见而执著彼此,所以佛说空以对治,令离此有见。

空,不是抹杀一切,意为推破情执。以有空理,才能建立实现觉悟自在,如非空而一成实有,又何须佛法?学佛修行又有何意义?但佛典的种种名言是从有边说,此有为假有幻有。为对治断灭恶空者,而说涅槃之妙有。

妙有

依三性三无性明妙有义。三性即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

遍计所起执:遍是周普义,计是量度义。于众缘和合的虚妄法上,起颠倒迷执,周遍计度。以能计之心,所计之境,所现无我法妄境,此境相无实体性可得,称为情有理无。依此说相无性,指所计执的法,皆假非实有故。

依他起性:从因缘生之有为法。依是依托,他指因缘,依托众因缘而生起之义。依此立生无性,指诸法由众缘和合的存在,无实体性可生。

圆成实性:指诸法真如,圆满成就之义。真实是为简别诸法无常,而设此真如法性真实常住。依此立胜义无性,在依他起的法上。常远离前之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性,二空所显之理性。此理性即无生灭,绝诸对待,言语道断,为度生故假方便说,非可取可得。对遍计之妄有,说依他起为假有,令证圆成实之实有。此实有对妄有而立,妄去实亦不立。

三性的关系是:无为法的真如,在有为法中,除了有为法,也找不出无为法的真如。即是圆成实性,就在依他起性中,对依他起法,不起妄执,知其性空义,即圆成实性理。于依他起法上起执着分别,则成遍计执。于千差万别的诸法而悟入不生不灭的法性,即证圆成实性。

立三性意在显三无性,令知诸法毕竟空故。遍计执是妄有无实体相,令知相无性;依他起是假有无实法可生,令知生无性;圆成实是对妄有而立实有,此是真空之妙有,令证胜义无性。即知诸法的存在是缘生的幻有幻相,便可体悟真空之实相,此实相理非言语所能宣之,故说胜义无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朋友有四种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寺院的晨钟暮鼓,能起号召和警醒作用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佛教词典】东庵

又称东堂。指本寺之前任住持。反之,他山之前任住持、...

【佛教词典】普贤十愿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好德的重要性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