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随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诸心寂静,皆到彼岸——唯一补特伽罗,所谓阿难。

复有五百大菩萨众——悉得一切陀罗尼门及三摩地门,皆是一生补处。

时舍卫城有一长者名无畏授,大富自在,有大财宝,积诸受用,库藏充满,金、银、瑠璃、真珠、珊瑚、螺贝宝等皆悉具足,广有车乘、象、马、牛、羊,复多眷属、奴婢、僕从、执事人等及诸朋友。

一时,无畏授与五百长者而共集会,潜相谓言:「诸仁者!遇佛出世斯为难事,人身难得,时难契会,于佛教中净信极难。舍家出家,成苾刍相,此亦为难,修行复难。彼诸有情知恩念报而复甚难,但能少分施作尚不坏失,何况广多?又,诸有情若于如来教中能生净信,信已复能依教修行,极为难事。又诸有情若能庄严如来教法,复能解脱轮回,极为难事。是故,我等不应于声闻乘及缘觉乘中趣求涅槃,应于无上大乘法中趣求涅槃。」

于是,众会以如是事互言议已,咸悉发起广大胜心,皆言:「我今悉于无上大乘法中趣求涅槃,不乐声闻、缘觉之乘。」

时无畏授与五百长者俱共围绕出舍卫城,诣世尊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右绕七匝,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知是事已,故谓无畏授等五百长者言:「汝诸长者以何缘故来诣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

时无畏授等五百长者悉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顶礼,白言:「世尊!我等向者共会一处,潜相谓言:『遇佛出世斯为难事,人身难得,时难契会,于佛教中净信极难。舍家出家,成苾刍相,此亦为难,修行复难。彼诸有情知恩念报而复甚难,但能少分施作尚不坏失,何况广多?又,诸有情若于如来教中能生净信,信已复能依教修行,极为难事。又,诸有情若能庄严如来教法,复能解脱轮回,极为难事。我等今时不应于声闻乘及缘觉乘中趣求涅槃,应于无上大乘法中趣求涅槃。』世尊!我等以如是事互言议已,咸悉发起广大胜心,皆于无上大乘法中趣求涅槃,不乐声闻、缘觉之乘。我等乘此缘故,来诣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云何住?复云何学?云何修行?」

尔时,世尊赞无畏授等五百长者言:「善哉,善哉。汝诸长者!甚善,甚善。汝今能为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来诣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时无畏授等五百长者受教而听。

佛言:「诸长者!若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如其所住,当如是学、如是修行。

「又,若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普遍亲近、广为摄受、观察施作。而菩萨摩诃萨于自身命不应爱着,所有舍宅、妻子、眷属、饮食、衣服、乘驭、床座、珍宝、财穀、香华、灯涂,乃至一切受用乐具,悉不应着。何以故?多诸有情爱着身命故广造罪业,彼彼所作业成熟已,堕在恶趣、地狱中生。若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于自身命不爱着故,即于一切善趣中生。诸长者!是故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于自身命不生爱着,所有舍宅、妻子、眷属、饮食、衣服、乘驭、床座、珍宝、财穀、香华、灯涂,乃至一切受用乐具,悉不爱着已,然后自舍一切,广行惠施不求果报,安住戒行三相清净,修诸忍辱堪能具足,一切有情于己所作不饶益事悉能忍伏。被大精进坚固甲冑,若身、若命悉能弃舍,安住寂静,心一境性,远离散乱。胜慧决择诸善法分,不起我人、众生、寿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等见,广为一切作诸胜行,为一切有情作意行施、为一切有情作意护戒、为一切有情作意行忍、为一切有情作意发起坚固精进、为一切有情作意安住诸胜定门、为一切有情作意修慧、为一切有情习学一切善巧方便。」

尔时,无畏授等五百长者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昔来于自身命皆生爱着,所有舍宅、妻子、眷属、饮食、衣服、乘驭、床座、珍宝、财穀、香华、灯涂,乃至一切受用乐具,悉生爱着。世尊!菩萨摩诃萨作何观察,能于身命乃至一切受用乐具不生爱着?愿佛为说。」

尔时,世尊告无畏授等五百长者言:「菩萨摩诃萨以无数种相观察于身。何等无数?所谓:此身不实,缘法合集,如极微聚,从顶至足次第破坏;彼九窍门及诸毛孔不净流溢,犹如蚁聚;蛇毒止中,蛇毒违害;如怨敌、如猿猴,多所损恼;如极恶友,常起诤竞;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又如水泡,旋有即坏;又如阳焰,渴爱所生;又如芭蕉,中无坚实;又如幻化,从虚妄起;又如王者,多种教令;又如怨对,常来伺便;又如盗贼,无有信义;又如杀者,极难调制;如恶知识,常不欢喜;如破法者,隐没慧命;又如邪朋,减失善法;又如空聚,离于主宰;又如瓦器,终归破坏;如小便坑,不净充满;如大便处,常多滓秽;又如食噉诸不净鬼,及蛆虫、狗等,乐臭秽中;又如广积秽物,远闻其臭;如恶疮疱难合其窍,痛不可忍;又如毒箭,入身酸楚;如恶家主,难为侍养;又如朽舍及如漏船,虽假修治,旋归散坏;又如坯器,难为固惜;又如恶友,常假将护;如河岸树,风所动摇;如大河流,终归死海;又如客舍,多种违恼;如无主舍,无所摄属;如巡警人,常专捡察;又如边方,多所侵娆;如积沙处,渐当减下;如火蔓延;如海难渡;如地难平;如蛇置箧,随生损害;又如婴儿,常须存爱;又如破器,无所堪用;如恶方处,常虞坏乱;如杂毒食,常当远离;如求丐人得种种物,得已旋弃;又如大车,负极重等。唯,诸智者!于法觉了应如是知。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上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长者!菩萨摩诃萨观察此身,最初何因之所成立?谓依父母精血合集生起彼因。复由受其饮食,食已变坏,旋聚即散,归澹廕藏,澹廕流润终归不净。然后火大增彊,煮变成熟。后归风力,由其风力各分滓重及与流润——滓重所谓大、小便等,流润谓血——血变成肉、肉成于脂、脂成于骨、骨成其髓、髓成其精,精等乃成此不净身。菩萨观此不净身故,乃起思惟:此身多种合集,各别名相,谓三百骨、六十肪及膏相、合四百膜、五百肉团、六百脑、七百脉、九百筋、十六肋骨。复有三事内缠其肠,分生、熟、藏肠,有十六交络而住,二千五百脉道透映一百七节;八十万俱胝毛孔具有五根、九窍、七藏,不净充满;髓有一掬、脑有一掬、脂有三掬、澹廕六掬、滓重六掬、风力随遍、血有一斗,如是一切各各充满。有七水脉而复围绕,吸诸滋味,内火大增,炽然烧煮,逼切疲极,身脉汗流,是等诸相极难可见。此之臭秽不净体相,是中云何起增上爱?如求丐人得所用物,得已旋弃;又如大车,负极重等。唯,诸智者!于法觉了应如是知。」

即说颂曰:

「此身多种不净聚,  愚无智者不了知,
 彊起增上爱着心,  如秽瓶破多秽气。
 耳、目、口、鼻皆秽物,  彼等何者为香洁?
 涎眵、结聍及涕洟,  诸虫杂恶何生爱?
 譬如愚者取于炭,  勤力摩治欲令白,
 炭尽力疲白莫成,  无智妄贪亦如是。
 如人意欲成洁净,  多种修治于此身,
 百转沐浴及香涂,  身坏命终归不净。」

尔时,世尊复告无畏授等五百长者言:「长者当知,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观察此身有四十四相。何等四十四?谓菩萨摩诃萨观察此身诚所厌弃,菩萨观身不可爱乐,以不饶益故;菩萨观身极为臭秽,脓血满故;菩萨观身甚不坚牢,终破坏故;菩萨观身体性羸劣,筋骨相联故;菩萨观身不净,秽恶常流故,菩萨观身如幻,愚夫异生彊起虚妄、动乱相故;菩萨观身多所漏失,以九窍门常流注故;菩萨观身炽然烧爇,谓贪火所焚、瞋火勐聚、痴火暗冥故;菩萨观身,贪、瞋、痴网常所盖覆,爱网相续故;菩萨观身窍穴所依,以九窍门及诸毛孔周遍流注,杂秽充故;菩萨观身多种逼恼,四百四病常增损故;菩萨观身是为窟宅,八万四千户虫之所聚故;菩萨观身无常,终归死法故;菩萨观身无知,于法不知故;菩萨观身如器用,众缘合成、终破坏故;菩萨观身逼切,众多忧恼故;菩萨观身无归趣,毕竟老、死故;菩萨观身深隐,谄诳所行故;菩萨观身如地,难平满故;菩萨观身如火,以所爱色随系着故;菩萨观身无厌足,随五欲故;菩萨观身破坏,烦恼对碍故;菩萨观身无定分位,以其利衰现所受故;菩萨观身无自他缘,不得源流故;菩萨观身驰流心意,以种种缘作意伺察故;菩萨观身弃背毕竟,归于弃尸林故;菩萨观身为他所食,鹫鸟、豺狼等食噉故;菩萨观身如轮盘影现,筋骨连接故;菩萨观身无所顾惜,残弃漏失、脓血满故;菩萨观身耽着滋味,饮食所成故;菩萨观身勤苦无利,以是无常生灭法故;菩萨观身如恶友,起诸邪妄故;菩萨观身如杀者,重重现增苦故;菩萨观身为苦器,三苦逼恼故,所谓行苦、坏苦、苦苦;菩萨观身为苦聚,五蕴随转无主宰故;菩萨观身极不自在,种种缘成故;菩萨观身无寿者,离男女相故;菩萨观身空寂,诸蕴处界所合成故;菩萨观身虚假,以如梦故;菩萨观身不实,以如幻故;菩萨观身动乱,如阳焰故;菩萨观身驰流,如响应故;菩萨观身虚妄所起,如影现故。长者!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四十四相观察于身。

「而菩萨摩诃萨作此观察时,所有于身乐欲、于身顾惜、于身执我、于身爱染、于身积集、于身系着,一切悉断。由是,于命乐欲、于命顾惜、于命执我、于命爱染、于命积集、于命系着,乃至舍宅、妻子、眷属、饮食、衣服、乘驭、床座、珍宝、财穀、香华、灯涂、一切受用乐具,若乐欲、若顾惜、若执我所、若爱染、若积集、若系着,一切亦断。由于身命能弃舍故,乃至一切受用乐具亦悉弃舍,如是乃能圆满六波罗蜜多。长者!菩萨摩诃萨以能圆满波罗蜜多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即说颂曰:

「应知人身极难得,  莫因此身造众罪,
 豺狗取食弃尸林,  空将此身为残弃。
 愚无智者常动乱,  虚伪身中起贪爱,
 此身难驭违背深,  昼夜受苦无停息。
 此身苦轮常生病、  此身不净广充盈,
 饥渴随逐娆恼深,  谁诸智者生爱着?
 此身如地广无主,  及如恶友愚生爱,
 因此身故众罪兴,  毕竟还自受诸苦。
 此身不同金刚坚,  莫因此身广造罪,
 智者应修胜福因,  于佛教中生净信。
 此身不久徒存养,  衣服香严饮食资,
 缘归破坏暂任持,  邪勤施作何空过?
 经百劫中难得遇,  大牟尼尊出世间,
 速于佛教净信生,  莫于恶趣受极怖。
 假使寿千俱胝岁,  彼尚勿应生贪爱,
 何况寿不满百年,  岂生贪爱无厌足?
 或有一类奢侈者,  不念此身极难得,
 广集嬉戏歌伎人,  于前戏剧求快乐。
 广集财宝何有乐?  护惜重重苦恼增,
 下劣愚夫喜悦生,  智者于中离贪着。
 富贵不实如梦幻,  愚者驰流于心意,
 刹那破坏刹那成,  谁诸智者生贪爱?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譬如幻所成物像,  如乾闼婆城庄严;
 愚人贪爱富亦然,  不知是妄生耽着。
 百种苦求于财富,  得已极苦逼于身,
 王官、水、火散坏时,  智者岂生于爱着?
 妻子、眷属随所爱,  广作诸罪当破坏,
 极重过失不觉知,  智者于身不生着。
 悭悋者求财富时,  父母亦不生尊重,
 妻子、眷属返憎嫌,  一向常贪于财利。
 悭者不知于恩义,  唯念莫坏我所有,
 背正向邪谄求财,  智者于彼不生信。
 悭者意异语如实,  所应信者不生信,
 见人虽将爱子同,  此是悭者谄妄起。
 悭悋之者在世间,  虽亲典教亦通解,
 驰流散乱出恶言,  心无悲愍极麁犷。
 悭者处世无所託,  亦无知识及亲朋,
 有所依附但求财,  智于悭者不生信。
 悭者因求财富故,  于极恶事起思念,
 是故智者正所观,  愚人于彼生欢喜。
 金宝、珠贝、珊瑚等,  善业引生如聚沫,
 于中贪爱诤竞兴,  彼不了知幻化性。
 贤劫一佛出世时,  彼尊立名为慈氏,
 偏覆大地得黄金,  彼从何来何因故?
 于外随逐五欲境,  愚人散乱痴迷法,
 如日中分夏月时,  渴欲奔驰焰为水。
 空后一劫成世间,  虚空所成空自性,
 焚烧破坏复还成,  此从何来彼何去?
 沟涧、池沼及大海,  枯涸破坏彼皆同,
 虚假不实贪亦然,  谁诸智者生爱着?
 智者慧、力、色相具,  于身常自作称量:
『此中无味染何因?  舍宅、财利应弃舍。
 随逐五欲造恶业,  养育妻子并眷属,
 死时妻子及诸亲,  谁能救护自当苦?
 死时眷属不随去,  但随自作众业行,
 苦恼逼逐于己身,  彼时谁为我分受?』
 三有独怖无亲爱,  妻子、眷属假相亲,
 愚人取以为乐因,  但增苦恼及忧戚。
 父母、妻子、亲朋聚,  为求财利故相会,
 彼等不随死者行,  唯自所作业相逐。
 一切皆随业所行、  一切亦随业所住,
 当知此身业所成,  智者应修于善业。
 父母、妻子、眷属等,  以不了知故贪爱,
 愚人广造众罪因,  智者不入无间狱。
 所有余处业报尽,  无间极苦不解脱,
 是故畏彼恶趣因,  智者勤劬离诸罪。
 阎摩王前治罚时,  彼无朋友为救护,
 亦无父母及诸亲,  随自所作业当受。
 王言:『汝所得人身,  得已何不离诸罪?
 今受极苦捶打时,  皆由汝作不善业,
 自心所作不善已,  而复不信有业报。』
 如彼阎摩法王言:  『汝受治罚非我罪,
 自作业因自造罪。  自造罪已汝来此,
 当受极苦自甘心,  由先所作非爱业。
 死时众苦所逼迫,  亲属不能令解脱,
 汝欲自求解脱时,  是故应离诸罪恶。』
 打击、考掠及杻械,  此等若欲求远离,
 舍宅、亲友起怖心,  于佛教中修正行。
 舍宅勐火大苦根,  而此心火常炽然,
 智者于斯爱不生,  如大火聚极可怖。
 住舍养亲常忧戚,  富乐忧愁亦复然,
 自他过失等无差,  是故应离诸罪恶。
 智者佛教生信乐,  不种自收胜乐根;
 愚者不生爱乐心,  但贪舍宅诸苦本。
 女身筋肉骨合集,  假起妄贪为我妻,
 诸无智者染爱生,  不知女身都如幻。
 智者了知诸欲乐、  及舍宅等皆生厌,
 正法药治贪病除,  速疾出离诸缠缚。」

尔时,无畏授等五百长者闻是正法已,悉得无生法忍;得法忍已,皆生最上踊跃欢喜,即说颂曰:

「快哉!于今日,  我等得大利,
 彼一切利中,  此利益最上。
 我等所发起,  广大菩提心,
 于佛正法中,  清净生渴仰。
 所起胜爱乐,  无上菩提心,
 为一切有情,  广施诸安乐。
 我等从今日,  极尽其身命,
 誓于此深经,  生最上爱乐。
 由起爱乐故,  得一切有情,
 于彼当来世,  见者生欢喜。
 彼一切有情,  诸欲发心者,
 皆发起无上,  广大菩提心。
 若一切有情,  爱乐菩提心,
 当得胜果报,  最上金色身。
 相好以庄严,  种种胜殊妙,
 及得大光明,  世间广照耀。
 无上菩提心,  此心广大心,
 胜出一切心,  最上复清净。
 彼一切功德,  由此心具足,
 复具大胜力,  能脱一切病。
 诸尠福有情,  不乐菩提心,
 此心懈退因,  不能观生死。
 菩提神通智,  获最胜福力,
 广积满虚空,  普施诸情品。
 若人于河沙,  等数诸佛刹,
 满以七珍财,  供养正等觉;
 若人但合掌,  归向菩提心,
 此胜供养因,  超过诸供养。
 此供养无等,  所谓菩提心,
 过此外无余,  为最胜最上。
 菩提心功德,  是胜妙良药,
 一切病能治,  施有情安乐。
 观见诸有情,  三火常烧然,
 无量劫拔除,  菩萨不懈退。
 修此菩提行,  为勇勐医王,
 救苦诸有情,  常远离疲懈。
 数数往诸趣,  不舍菩提心,
 勤于佛法中,  出现希有相。
 我等得大利,  乐此菩提心,
 愿我等当成,  大觉释师子。」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出现广大神通光明,无数种色——所谓青、黄、赤、白、及紫、碧绿——是光普照无边世界,上彻梵世,映蔽日月光明不现。其光旋环右绕世尊百千匝已,却从世尊顶门而入。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顶礼,白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是光明?若无因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放光相。」

时尊者阿难即说颂曰:

「佛上胜者若无因,  法尔不现光明相,
 愿为悲愍劣有情,  说放光明何因故。
 一切有情皆贫乏,  佛应为施大圣财,
 世间暗暝作照明,  愿说此光所因现。」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今见此五百长者不?悉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来诣我所。」

阿难白佛言:「唯然,已见。」

佛言:「阿难!是五百长者今此会中闻正法已,皆得无生法忍。阿难!此诸长者皆于过去佛所奉近供养、深种善根,从此没已不复堕诸恶趣,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次第至彼慈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时,生彼佛刹,亲近供养、尊重承事。其后,乃至贤劫诸佛彼彼出世时,于一一佛所亲近供养、听受正法、读诵记念、广为人说。最后过二十五劫,于种种佛刹皆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同名莲华吉祥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

尔时,尊者阿难前白佛言:「今此广大甚深正法,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是经名为『菩萨瑜伽师地法门』,亦名『无畏授所问』,如是名字汝当受持。」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等诸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并五百长者、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


上篇:佛说菩萨修行经

下篇:佛说优填王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宝积部目录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

佛说满愿子经

佛说满愿子经 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鸠罗无...

法句经

法句经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无常品...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妙莲老和尚传奇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