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徒不可欺骗蒙蔽共同财产

静波法师  2019/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徒不可欺骗蒙蔽共同财产

所谓欺罔共财,就是欺骗蒙蔽共同的财产。比如两人合伙做买卖,本来挣了十元钱,其中的一个人骗另外一个人说:只挣五元钱,这事也是有的。社会现象比较复杂,出现这样的情况纯属正常,但是我们的佛教徒不可以如此。

几个人共同投资经商,组成一个公司;公司的财产,便是股东的共同财产;如某一股东,负责在公司办事,拿出偷天换日的手段,伪造凭证账目,欺弄其它股东,把共有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名下,或者弄到自己的腰包里去;又比如兄弟共有的财产,没有分家的时候,有的先把这财富窃为己有(分家的时候他就多得了),化公为私,这都是欺罔共财的非法所得。

佛教徒也是不可以这样去做的。

社会上有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觉得就是得便就弄点呗,但是佛教徒要考虑将来的结果、后遗症,所以不会占便宜,即使给我们,我们也不要!所谓:无功不受禄!该得的得,不该得的不得:入情入理,有理有据,问心无愧!如此我们就无须怕什么!只是面对现实,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做到:问心无愧,活着不累。

还有一些非法的取得,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违犯的;而只是有关身份所能做到的;举例来说明。

因便侵占:所谓因便侵占,就是因工作便利侵占财富。

或服务政府机关,或服务工商行政,或服务社会团体学校,利用职务之便,利用自己的身份,而损害服务事业的财物。

利用工作之便,以权谋私,这事也有,但是我们的佛教徒要遵守规则。这种情形实在是确有其事。

有人说,天下都是这样,我又怎么能够独自清白呢?对此我们要说:随缘不可以随便;不要寻找借口,不要贪得无厌;如果人家吃顿饭,我们也不跟着参与,那我们也不可能完全面对现实社会;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吃一顿饭,还是不满足,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其结果容易把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会失去。那我们就有麻烦了,走入了误区,就真正有了问题。

有些事甚至是被人看作惯例。

收入惯例,就是灰色收入,比如生病、婚丧嫁娶,钱来得歘歘地,非常容易,因为有身份。这样也会麻烦,有的人会因此受益而受伤。钱是永远挣不完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同平安比起来,我们宁可选择平安。

有人经常会提醒我:“静波法师,你这个身份、地位,咱得炒作、包装一下。”我说:“得,得,安全第一!别闹了,别闹了,我胆子小;人生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何况学佛。”“你胆子不是很大的?”是,为了对佛教正见负责,我必须担当;为自己去谋取私利,我只能淡定,如果个人受伤了,信仰受伤,支持我们的党和政府失望。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和佛教息息相关,所以洁身自好,心安理得。

不要说自己高尚,只是考虑到良心和责任,要去面对,如果连这样的事我们都做不到,那我们说有信仰是苍白的,需要考虑后遗症!如果有后遗症的,我们就不去折腾;如果没有后遗症的,那我们就随缘自在。

还有,在现实工作中采办的一些东西,收取回扣。

在工作中,到外边为单位买东西收取好处。这是社会正常也不正常的事情,包括佛教徒也会存在;比如他给我们办事,拿点儿东西回赠,这事我经历过,需要有度面对;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更多的人胆儿比较小,怕因果报应;可能有的人胆子比较大,刻意索取……

还有虚报差旅费、交通费用。那差旅费本来十元钱,他报销一百元钱,或者买一些假发票也来报销,这事也有。这样做,当然会使自己的生活比较宽裕,但是这却是不合法的!

还有低价卖出,高价买进,而自己从中分得一份。这东西本来值一百元钱,我十元钱就卖了,卖了之后,别人会给我回扣,从中得到好处。这事有啊,而且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

寺院里搞建筑的时候,我从来不敢单独接见任何一个乙方的成员,我会同他们说:“对不起,你如果要见,就得大家在一起来见,否则我绝对不见,是为了避讥嫌……”单独见了之后麻烦来了,没有的事,他会说你做了……你能怎么办?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不是麻烦了吗?

乃至佛教因此而受伤;有些人会恼羞成怒,如果他赚不到钱,就会恨死你了,就会想办法造谣中伤、诋毁你。社会人不是都会讲规则、讲道德,有时候利益就是道德!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能洁身自好。

佛教徒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那我们可能就会掉进别人设置的陷阱里;如此,我们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们自己,不能责怪骗子太狡猾,只能怪自己太傻、太笨!总是说那骗子,骂那骗子,反省自己,应该责怪自己!谁让你傻了?因为你傻、贪图便宜,所以别人才来投其所好地骗你。

总而言之,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的利益,使服务的事业少收入多支出,都可以说是因便侵占的非法。

不符合国法,也不符合佛法,更不符合公德规范;大家要知道,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回避和遵守,即使发财了,没有社会形象和平安,那又有什么用呢?一旦最后弄出事来,必然亲者痛仇者快;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第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

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采访极乐寺静波大和尚

您对南华禅寺举办禅悦行夏令营活动是怎么看待的? 我...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古德法华偈颂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应该说在佛光寺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常...

佛法的兴衰取决于我们知见的正邪

我们反思、反省,我们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在做...

【佛教词典】称赞

谓称扬赞叹其功德。据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载,受持讽诵...

【佛教词典】极简择法

【极简择法】 p1197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极简择法者:...

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杀生祭祖没有好处的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