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常识问答

范古农居士  2013/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何为忏悔。

答: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

答:罪由心造,悔亦心作,心无二心,造时成过,悔时过灭,当然如是。若云业报,则消灭与否殊未可必。若悔过之心能常相续,则恶因不生,恶缘不起,而报亦无隙可乘,久久德增,则感报之缘益微而至于消灭,报终可免。

问:或谓清净一日,功德无量。其说然否。

答:但清净二字,不免淆讹。若云外无尘务烦扰,其人安闲无事,名为清净,则无量功德由何发生。其说不然。若云终日办诸善学,其心自如,名为清净,则一日之时虽少,其功德固多。若用心研究真理,忏悔往愆,净一分障,增一分光,使性具本有之功德自然发生,其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云一日清净,功德无量也。

问:今有一人前作恶而后忏悔,论作恶则夙债须偿,论忏悔则罪障应灭,来世相逢,果报如何。

答:现生作恶现世肯忏,即现身可以消灭若轻心忏悔,不能消重恶之罪,其恶报犹所不免。试看罪忏之如何耳,不得一言而尽判。

问:曾闻一善知识说,各各作业,个个受报。既是作过罪以后,再修福德去消灭罪业,恐办不到。是则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岂非无用。

答:不然。业有一定得报,有不一定得报。不一定得报者,可忏除。一定得报者,不可忏除。虽不可忏除,而亦得减重为轻,减苦增乐。岂得无用。

问:忏悔的真义,有谓是在佛前仅发露从前过恶,有谓是哀求佛菩萨赦罪。但是假若吾人有过,仅仅发露宣布即可无罪,似不能如此容易。不知究竟忏悔之真义应如何解释。

答:忏悔是华梵兼举之名词,原具发露悔改两义,非仅发露而已也。盖发露则免人检举,悔改则勉励自新,如此则前愆不续,后过不起,而恶业清净矣。偈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故求佛赦罪之说,非佛法也。所以在佛前者,求佛证明与哀矜耳。

问:小子当起念时,心知罪愆畏惧,而念卒不能灭,犹有时同起如是念。不知是妄是魔。念后忏悔,可能免愆乎。

答:念有善恶,恶不当念,善乃当念也。知而犹念,则念力强,而无法以制止之故也。忏悔亦制止之一法。他若念佛诵经礼拜,均是制恶之法。制止有效,则罪灭矣。

问:吾得弱症数年,身体衰极,家中人又不和,常发现最难忍受之事,未知是何业报,当作何忏悔,有何法可禳解之。

答:经云若遇恶口者,说眷属团诤报。此是前世恶口业报,念诵地藏经,足以忏除也。

问:友人张君已长斋,既而复肉食,近承友人劝诫,又茹素矣。渠自知前过欲行忏悔,有何忏悔经。

答:金刚经即是忏悔经,或心经亦可。又须多作放生功德。

问:前曾参与毁坏庙宇,今追思罪重,应如何忏悔。

答:掉转转头来,竭力作护法宏法事业,即所以忏罪也。

问:往生净土忏愿仪云,劝请有二义,一请说法,二请久住世。然诸佛住世说法均有定数,劝请何益。

答:诸佛随众生机而住世,为度众生而说法,俱非一定之数。纵有定数,请之亦必有益。谓我等宿世为波旬眷属时,有劝不说法劝入涅槃之罪。今劝请,即忏此罪也。

问:安士全书忏悔门忏除业障忏悔无始以来邪淫尊长六亲之罪一段,可否能读。如可读。是否应于回向前读之。

答:依普贤行次第,忏悔居四,回向居十,既系忏悔文,当然可读,且应在回向前按普贤行次第,忏悔文应在礼拜供养后接读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如何延长自己的寿命

问: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觉命越算越薄了。会有自杀的...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整个菩萨道的修学,最后得到三种智慧

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 观诸法...

10种食物对排毒养颜最有效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佛教词典】胜鬘经(Srimala-devi simhanada-sutra)

Shengmanjing   佛教经典。属如来藏系。全称《胜鬘狮...

【佛教词典】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p1373 瑜伽七十七卷二页...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