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珠的作用

2014/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修行者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修行。同时也使修行人完成每日规定的课诵不致懈怠,记数而用。

《木穗子经》中,佛陀开示毗琉璃王“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惯木穗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念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穗子,如是渐次度木穗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干,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诌曲者,舍命得升第三焰摩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承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说“受持数珠校量中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名号,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中载金刚萨壎菩萨偈曰:“静虑思念心专注,念诸如来菩萨名,当获无量胜功德,所求胜愿皆成就。”

一粒粒念珠,圆润饱满,象征着菩萨圆满的正果。用线贯串起来,是表示菩萨的种种功德,串珠中的一粒母珠(俗称佛头)是表示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念珠是串起来的,但也可以分开和断结,这表示以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来断除众生的种种烦恼。

念珠又被有些人称之为“栓马索”,是比喻人心如狂奔的野马,杂念纷纭,刹那不停,所谓“心猿意马”。唐玄奘曾上表唐太宗谓:“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心。制心猿之逸燥,系意马之奔驰。”手掐念珠有助于遏制妄念,收摄心猿,栓系意马,增加定力,专注一心,不生懈怠,精进修行,断除报障,升起智慧,利已扩人,成就菩提。

手掐念珠,口诵佛菩萨真言或圣号(如净上宗以行住坐卧不离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以收摄身心:藏地居民随时随地念诵观音菩萨的心咒,即六字大明真言“嗡嘛呢呗美哄。”),心想诸佛菩萨的庄严慈悲德相,久而久之,烦恼自然减少,心地自然清净。正如梦东禅师云:“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念珠携在身,使人时时反省内心,提醒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同时,据《数珠功德经》中曾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人亦获福无量。而《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项髻净无间,由戴项上灭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 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

佛学常见辞汇(五画)

【去执】 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净土十疑论》白话译文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

【佛教词典】遮不至白衣家羯磨

亦名:治遮不至白衣家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

【佛教词典】禅静

(术语)梵语禅那Dhyā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

多诵经少念佛这样对吗

问: 最近从北京来一位年轻的女居士,叫我们这些老居...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观心的下手功夫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