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本性法师  2015/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要三思一下自己:今天,你做了什么该做的;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如做了不该做的,该怎么弥补。古人也教导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日行一善

善虽小,积集多了,便可提升;恶虽小,积累多了,就会沉沦。我们每天,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婚恋、休闲、信仰,都在忙着。忙中,往往会有意无意或者有心无心地出错。

对这出错,我们自己,不大在意,不大在乎,因为,可见的明显的后果不严重嘛。对我们凡夫而言,我们感觉到的事象往往只是如此。也因为,严重的后果,一时是不可见不明显的。但对圣者而言,有心错是错,无心错也是错;大错是错,小错也是错。岂可小偷笑大偷;退五十步笑百步。凡错,无论凡人或圣人的我们,都将由此付出沉重惨痛的代价。

为此,我们要注意我们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应警醒自己。

这里,比丘本性,提供本人相关修证的一个方法,即日行三事,与您分享,供您参考:

一、日发一愿

二、日行一善

三、日忏一悔

每天,我们发一个好愿,可以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也可以是须要长期努力的。为了完成您的这些好愿,您的每天,您的一生,会很忙碌而且很充实的。而且,会有向上的勇气与力量不断推动着你,您会因此无暇去贪嗔痴慢疑的。

每日,我们做一件善事,可大事可小事。每天积一些福报,每天聚一些功德,以小成大,以少成多。这样,善业将因此占绝对优势地随身,使我们永远脱离危险。

此外,我们更该每天忏一悔。别说您无悔可忏,那是因为您糊涂。或者,是你不敢面对。这世上,作为凡夫,哪有没有犯过错的。你身无犯,但您口岂无犯?口如无犯,你敢断言意也无犯?你这世无犯,你也不敢断定你前世是无犯的。保证的了昨天、今天无犯,也保证不了明天,更何况后天。我总认为,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就是个犯人,而且,每天还都在犯着过错呢。有过错,就应忏悔。悔过了,过错才会减轻。拒不悔改,真要过加一等啊。过加一等,过便成罪了。一旦成罪,罪业深重啊。罪业深重,岂不沉沦。谁愿自己沉沦呢,是你还是我?

我要提升,不要沉沦。因此,我们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更要日忏一悔。愿天下人,起码也能如此为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业的四种对治力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佛教词典】十三外道

(名数)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

【佛教词典】铄讫底

(物名)一作铄枳底。译曰戟。希麟音义七曰:铄讫底,...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