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智圆法师  2017/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敌——我执、我所执依然会改头换面地发展。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佛教领袖、社会名流,贪求宗教家、慈善家的美名;或者独占山头,招揽徒众,力图壮大自己的声势,使自己成为一方的“大德”;或者为了满足虚荣心,挖空心思开展各种毫无意义的仪式、庆贺、歌功颂德的活动;或者依然追求世间的物质享受;或者为利欲驱使,标新立异、自赞毁他,以各种狡诈行为骗取信众的供养;或者虽具出家相,内心却仍被俗情牵缠,始终处在怨、亲的分别之中,难以超尘脱俗;或者以染污心执著上师是自己所有;或者以发展佛教事业为幌子,以佛经、佛法、佛像等三宝物作为商品,贩卖营利……诸如此类,说明外披袈裟,心里还是一颗贪恋世间的颠倒心。如果没有对轮回生起厌离,修行人当中有几个能保证自己不堕入世间八法的歧途中呢?

本来,教法都是指月的标示,需要以法作为一面镜子,反观自己的内心,如果只是在文字上做概念游戏,这也是心趋于外的表现,法和心不能融合,容易走入概念化的歧途。现在有些人把佛法当作世间学问一样研究,就有这些遗憾。佛法并不是一般的世间知识,佛法是指引众生步入解脱的明灯,其关键是要和自己的身心行为相结合,依照佛法来调整改进身心的行为。要改变以往世间法的那套,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世界的认识要依照佛的言教来进行调整。如果只是当作世间学问一样来研究,即使表面上的文章写得再多再好,也有入宝山而空返的遗憾。

本来,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通过依止善知识而成就的,连世间简单的谋生技艺也需要通过师父教才能精通,何况出世间的佛道,凡夫人单凭自己的力量怎么能成就呢?如果我慢贡高,不能依止善知识虚心求教,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即使穷经皓首,也很难得到心要,结果会入于盲修瞎炼的歧途。所以在此劝请佛弟子,能够依止真正的具德上师。依止上师的道理和方法,请参阅《普贤上师言教》。

一切佛的教法都是随顺众生而安立的,众生的根机、意乐千差万别,佛以大悲心应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法门都是使众生趋入成佛的方便,所以经中说: “佛法如蜜,中边皆甜。”凡夫智慧有限,对于佛的教法没有整体、全面的认识,不知道无量法门都是救度众生的妙药,反而以自己狭隘的心量贪执自宗、嗔毁他宗。这样会误入谤法、舍法的歧途。

现今时代,由于网络的便利,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可以匿名发言,在各种论坛上可以不时地看到各种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互相攻击,争执不休。这样以偏袒心攻击法门、妄评佛法,会使千千万万需要依靠这个法门才能趣入解脱的众生,因为这些言论的影响而退转。这也是谤法罪非常严重的地方,这一点希望再三深思。

今天,佛弟子当中很少有人能对整体的佛法深入认识,如果自己没有通达他宗教理,最好不要先入为主,以自己的分别念,妄加评论。试问:自己还不通达他宗的意趣,怎么去评论他的高低深浅呢?如果不懂禅却要谈禅,不知密却要论密,一个门外汉偏偏谈论他家屋里事,极不合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了知正见像行路人的眼目,在解脱之路上,众生趋入各种歧途的根本原因是心中缺少正见。由此可见正见在整个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学佛前要先研究三个问题

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见性是离一切相的,没有寂静相,也没有扰动相

我们看第一个,开合宝掌来证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经...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佛教词典】阇梨

亦名:阿阇梨、阿遮利耶、教授者、阿遮利夜 子题:六种...

【佛教词典】内因外缘

凡能直接产生结果之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

了然不生——了了分明,当下就是无生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佛珠的含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