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2017/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 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有田不种,必无收成;有钱不用,必空积聚。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 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 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 活,要活得有尊严;活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

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 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求革新不可太快,厌恶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过, 用人才不可太急,听发言不可太率,对自己不可太宽。

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 无能力的确,处处给人为难。 自己不学好,别人帮不了; 自己要学好,谁也挡不了。

勇气需要从一念中求, 仁慈须从行仪里找。 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 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权的教育,自觉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 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须合仪;思想如流,必须清澄。 作家在稿纸上耕耘,农夫在土地上耕耘, 教师在黑板报上耕耘,惮者在心地上耕耘。

人我相处之道,靠生活教育来训练; 自我提升之道,靠思想教育来启发。 事事肯放过他人则德日升, 事事不放过自己则学日密。

没有新观念,不会有进步; 没有大格局,不会有远见。 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己责; 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担当。 依附得人,可获终身快乐; 投靠非类,将造一生之殃。

受社会教育,为一家谋生; 受心灵教育,为万众化导。 以智慧灯来点亮心光,以自性佛来成就内心, 以六度法来治疗心病,以七圣财来丰富内财。 幸运,总是垂青于勇敢的人; 福报,总是降临于厚道的人。

在贫困中,要有忠心志气;在危难中,要有信心勇气; 在富贵中,要有善心义气;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 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法无善恶,善恶是人; 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 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知己、律己,是立身处世之要道; 容他、助他,是人际相处之良津。 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 知惭愧,始能进步不退化。

敢于发问,问出智慧;长于听闻,闻出对话; 善于沟通,谈出共识;勇于思考,想出创意; 受于锻炼,磨出实力;安于静修,修出道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念佛法语10则

1、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很有道理的60句

1,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旁必有一个洞。 2,站在山顶...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如何用佛法来治病

问: 凡事皆有因果,那么佛教徒生病后看医用药是否徒...

如何获取使用财富

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 一般讲到财富...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佛教词典】净名大士变庵罗园为讲堂

(杂语)佛说法在庵罗树园,净名大士(维摩译名)将从...

【佛教词典】逾缮那

(杂语)又作喻缮那,旧称由旬。...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

观音菩萨的由来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