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道源法师  2018/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

第一要明信因果

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丝毫不错。虽然现在作恶的人,尚未见其受到恶报,那只是因缘未熟而已。经云:“假使满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没有造了业不受报的,亦没有自己造业他人受报的,精识善恶,不生疑惑,是为明信因果。以此明信因果之心,破除第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之心。

第二要自愧克责

设若放逸心一动,急当自己克责自己:“鄙恶罪人,不知修善,无羞无耻,犹如畜生。”再想到天见我屏处造罪,是故于天生惭;人见我显处造罪,是故于人生愧。以此自愧克责之心,破除第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之心。

第三要怖畏恶道

修行的人,当自思惟:“人命无常,过于转烛。一息不还,千载常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波深,船筏安寄,岂可坐待堕落?”又《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思惟至此,怖心自生。怖心生时,如履汤火!虽有五欲六尘之境,亦不暇贪染了。以此怖畏恶道之心,破除第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之心。

第四要不覆瑕疵

若有罪过,恭对佛像,尽情发露。发露罪过,犹如吐毒!倘若覆藏罪过,不肯发露者,犹如隐处有痈,覆讳不治,则致于死。以此不覆瑕疵之心,破除第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之心。

第五要断相续心

既然发心忏悔,必须断除作恶的相续心。即是忏悔之后,誓不再犯!以此断相续心,破除第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之心。

第六要发菩提心

以前因为愚痴不觉,故徧一切处恼害有情。今发觉心,应当徧一切处利益有情。以此发菩提心,破除第五事虽不广恶心徧布之心。

第七要修功补过

昔因恶身口意,造诸罪过。今以善身口意,修诸功德。以此修功补过之心,破除第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之心。

第八要守护正法

人能弘道,法藉人传。人在法存,人亡法灭。故正法须得人护。以此守护正法之心,破除第三灭善心事不喜他善之心。

第九要念十方佛

昔因狎近恶友,信受其言,作诸恶事。今念十方佛,为我作导师,修诸善法。以此念佛之心,破除第九外遇恶缘我心增盛之心。

第十要观罪性空

观诸罪过,从因缘生,其性本空。以罪性本空,方能忏除。倘若罪性不空,则虽忏亦不能除灭了。以此观罪性空之心,破除第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之心。

所破者是十种恶心,是顺生死之心。能破者是十种善心,是逆生死之心。明了此等善恶之心,进修忏悔无罪不灭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

癌细胞是我们自私基因的孽种

癌症是绝症,是目前世上最恐怖的病,这是共识。为什么...

以法宝为对境修恭敬

所谓的法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佛菩萨、祖师大德...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佛教词典】受具戒法对过有无

亦名:羯磨受具对过有四、凡夫感戒具过有四 子题:内凡...

【佛教词典】空有二宗

【空有二宗】 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的宗...

自私的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圣严法师:该不该怀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问: 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