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宏海法师  2019/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观受持,但其实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超情离见受持。

怎么样超情离见呢?我们常说装藏装藏,大家不是要给佛像装藏嘛,可是你知道我们本身也是有佛性的,佛性不显,这个藏就没有装满。我们这个肉身也需要装藏,读诵佛典就是现前来装这个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之藏,装到自己的色身之中,让法身显现,所以说叫超情离见。那我们为什么法身不显现呢?就是我们有分别,有烦恼,在这儿读着经典,神游三千大千世界,那你怎么得利益呢?你入不了这个定境呀。

所以超情离见的这个读诵就是要告诉大家,在读的时候如对圣容,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现场,他就是我们的亲教师,十方三世诸佛都在这儿监考,你就一个妄念都不能起,一个分别心都不要用,一字一字地盯着往下读。

一句一句什么意思完全不去分别,就随着我们的鱼子,一嘀一嘀一嘀,就这样一句一句一句的。你不要怕这个法好像说,那我这样一读,我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又不懂么?这个时候不要你懂呀,佛说的这个圣法你只管往进去贯,以这个佛的知见转成你现前凡夫知见,就转佛知见为我知见,这才叫我今见闻得受持。超情离见,就是要超越我们的凡情,离开我们的俗见。

我们现在在读的时候,总是想搞明白每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应当如何理解?这都是错的。所以我告诉诸位,我今见闻得受持,就是大家来受持每一部宝典的时候,最佳的心态就是超情离见。你的功夫深,一个字一个字盯着,一个妄想都生不起来,念念都是清净不杂,那这是最佳状态,一个妄想都插不进来。当然如果你读的就算有时候神儿走了,那也不要着急,回来了再盯着看。

如果说你读诵已经很熟了,就虽然眼睛在盯着,其实你已经走神了。诀窍就是说,这个字不管是繁还是简,难还是易,认得还是认不得,你就一个字一个字盯着,盯着这个字的时候,下个字不看,到了下个字,前面那个字就不去管,就念念随着鱼子这么往下走。这就是最佳受持,最快消业,最开发智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祖师的话,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调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

四十八大愿——(第29愿)受经普得智辩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佛教词典】正法毗奈耶中有二种补特伽罗

【正法毗奈耶中有二种补特伽罗】 p0507 瑜伽九十卷十一...

【佛教词典】真雅

(801~879)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弟。早年随侍空海,...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看看一天当中的念头,就知道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要永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地藏如意宝,能满众生一切愿

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