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容通法师  2019/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

法师宣讲:我们念佛就是靠念心所,就是要把念的力量修得更强大。于曾习境,念一句佛号、观佛像、想佛都是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清清楚楚得记得就像是在眼前一样,不会再忘记为性,随后由念就可以入定,如是次第。

但是,现在我们念佛、念经多是加个口字旁的唸,这个要不得,只是在嘴上念,不是在心里念。从念字的结构上分析,上面是今天的今,下面是心,就是说在当下的这一念,就在当下这一境界中,念头要专注,这才是念。如果你念来念去不在当下,跑到其它地方去,那就是没念好。

心明记为性有什么好处呢?得定,要想得定先要有念。所以,我们看八正道里面就有正念、正定,由正念就能达到正定。我们保持正念,达到正念之后定不用去修,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定。正念是以佛法来衡量的,殊胜的、正确的境界,保持这种正念不被其他的境界所影响,一旦决定下来心不起其他的妄想杂念,心不再转变;其他的境界也不能影响你的心,你的心也不会跑到其他境界上去,就这个心,就在这个境界上定住。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敲碎坚硬的壳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佛教词典】行自性

【行自性】 p0606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

【佛教词典】补涩波

(杂语)又作布瑟波Pu?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引导语: 生气会带来什么危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

机智无私的老人

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东林佛号的意义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