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弘一大师  2019/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

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恶行,而与以正行。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一大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讲要

一 菩萨学处释名 佛教经律,说二学处:一曰比丘学处,...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佛教词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p0346 佛地经论二卷四页...

【佛教词典】清净觉海

(喻)清净的本觉,深广如海。...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心中有大爱,才会有真爱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