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念佛的方法

容通法师  2020/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在我们心间围绕。就是我们要保持四种念法。给大家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叫长时念。长短的长,就是我们这个念佛是一辈子的事情。你不要说今天念了,明天不念;明天念了,后天不念。一直念下去,而且每天念的时间还不能太短,你不能说念个十分钟、十几分钟,远远不够,起码一天得念个……不说多了,二、三小时总得要吧。念得太短、念得太少没什么效果。

就像打坐,你刚坐上去十五分钟就下来了,还没焐热呢,身体都还没有出汗呢,你的这个能量都还没有聚集起来,心也净不下来,你说还没有进入状态,就下来了,你这念佛能念到什么好的一种境界出来吗?不可能,心不净。

所以需要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这么个过程。第一个叫长时念,所以大家要发长远心。

第二个叫恭敬念。心中得恭恭敬敬的,至诚恭敬。你念的时候就好好念,不要再胡思乱想,知道吗?佛是最伟大的,佛是我们的导师,佛是我们真正的法身父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佛,你不尊重佛就等于不尊重自己,一样的。就像世间的父母,我们都得尊重。

实际上这些道理已经给大家讲了很多了,一定得恭敬,一切的功德都从恭敬里面生出来。你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功德,你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的功德。

所以大家这份恭敬心是需要的,像我们对每一个人都得至诚恭敬,诚心诚意地,对你的兄弟姐妹也好,对你的父母更不用说了,对你的妻子儿女,对所有的朋友,对所有的同事都得恭敬。

别人恭不恭敬你不重要,但是你必须要恭敬别人,别人对你好不好不重要,但是你得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你也得对别人好。

即使别人对你做出些可能不太理智的事情,不太好的事情,你还得以德报怨,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一心就是对别人好,不求别人的回报。你不要求什么公平,没什么公平可言。

你要求得最大的修行境界,自己的突破,自己的进步,你就得无条件的对别人好,但是无条件对别人好也不是完全没有条件,有时候别人不能接受的时候,因缘没有到的时候,暂时放在心上,以后等别人能够接受,大家欢欢喜喜在这里就好,别让别人产生烦恼。

第三个叫什么?叫无间念。间是间断的意思,不要间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从时间上不要间断,一念一念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持续下去。就像涓涓的细流样的,一直流下去,一直流淌,永远都不会停止流动。我们这念佛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个间的话,也可以说间隔,就是不要夹杂其他的东西。

第四个叫无余念。只念一句佛号,你不要说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大势至菩萨,大后天念药师佛,再大后天念释迦牟尼佛,不要念其他的。

今天念《金刚经》,明天《心经》,后天《药师经》,再后天的什么什么经,《法华经》一大堆的,《地藏经》有必要吗?不要,就念阿弥陀佛,就念净土三经,甚至就念净土三经之中的其中一经就可以了,你不要把自己的心念分散,把所有的精力分散,这样的话,你才能真正的有进步。

就说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得至诚恭敬,专一。在世间你都得专一,你不专一的话,一件事情很难做大、做强。就是我们真正对一件事情用心投入的时候,用全部的生命、身心,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都付出的时候,你肯定在最大概率的得到最大的成果。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大家一定得好好记住四种念。长时念、恭敬念、无间念、无余念,你只要做到这四条,我都不相信你念佛念不好。所以说有时候打坐的时候,其他事情不用想,咱们这里靠路边,有时候有车从边上过总会有点声音,如果你的心不净,没经过训练的话,老是听另外的声音,很容易被声音给干扰,大家可能都会有这种体验。

但是你真正回归到你自己的内心,用心声来念佛的时候,其他事情好像根本跟你没什么任何关系,因为那些东西一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这句佛号,从自己内心真正发出来的,它是一直可以伴随我们生命的,一直可以促进我们成长的,所以这个事情才是最为最为重要的。

希望大家好好地去体会,其他的事情自己慢慢去反省。自己的毛病、自己的习气、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无知、愚昧,无畏、所谓的无畏、无所畏惧,需要反省得太多。问题都不是出在别人身上,跟大家讲过,都在自己的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问题,外面的问题统统都没有了,在以前你看来说可能外面问题一大堆,看到别人都有很多问题,甚至看到自己也有很多问题,等你自己真正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外在没任何的问题,也许你自己还是有些问题。

再往下修,实际上你自己的问题也不用太执著,你放下放下,慢慢地慢慢地这个问题也就越来越少,越来越轻。你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重要,说句实话,这些事情跟我们本来真实的生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你就是会受它的影响,你不去想它,它就影响小了,你想得越多、越关注、越执著,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

没有你的时候,谁是你?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大家好好去体会这句话,没有生你的时候,你从哪里来?你一无所有。你都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你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也有好处,没什么太多烦恼。虽然傻,没烦恼啊。不会想这么多,没牵挂啊,没纠结啊,但那种状态并不是很好。

生我之时,你是谁?你又执著这个身体是我的,这个生命是我的,难道这个真的是你吗?这个真正的我是谁呢?这个谁是不是真正的我呢?这个我是真我还是假我呢?你好好去参,好好去体会。当然这我们不要去参了,就一句佛号念到底,自然而然到时候你就明白其中的奥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隋唐高僧善导大师

诸位,大家吉祥。我们都听过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

少碰9种对脑部有害的食物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

【佛教词典】因中有果宗

又作因中有果论。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执着诸法之因中...

【佛教词典】嚩

悉昙字 (va)。又作婆、缚、和、啝、和。悉昙体文遍口...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推荐】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层妄想

今天,第二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打七期间就是在用功办道...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应如何称呼出家人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