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守培法师  2020/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意,故名如意宝。其余世间珠玉,虽有宝名,实玩物而已,未足称宝也。佛法中有僧焉,演一切法音,凡有求者,无不离苦得乐,故名僧宝。其外一切人等,虽知佛法,不能如佛而行,未足称宝也。

或问曰:佛法为世间之尊,故名为宝,僧犹常人也,且有不如常人者,何得偕佛法并立而称三宝耶?纵有高上之士,精通佛法,随机设化,满众生愿,而名为宝。其中下缁流,不解佛理,等若哑羊,焉能称宝耶?

答:凡舍俗出家,剃发染衣,具足僧仪者,皆称僧宝。何以故?佛法利生,不但口说,有以身行而作佛事者。如一泛常之僧,不解说法,即以身形能破世人一切烦恼,得清凉自在。

夫世人之烦恼者,无非不满其意,如无妻者,见他人娇妻美妾,夫唱妇随,自不如彼,心生热恼。若见僧人,远离妻妾,心常泰然,热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穷夫,见富者,金玉满堂,锦衣盈箱,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逃名避利,乐道安贫,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无子者,见他人子孙昌盛,绕膝承欢,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抛别子孙,以道相传,延绵不绝,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卑贱之人,见豪贵者,禄位高增,威令人民,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以道自贵,与世无争,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世人之烦恼,多从妻财子禄而来,此四为世人之最好,有一不如,怀恨终生。唯僧人能舍妻财子禄,为求妻财子禄者作一对治,犹如无上清凉散,凡有服者,无不清凉自在也。

即此一端,足堪为宝,况宏扬佛法,植出世善因,得无上菩提者,能不为无上至宝者乎?惜世人不识僧宝,反将醍醐为毒药,奈如何耶?

佛曰:僧为世人之福田。宋仁宗曰: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良有以也。僧伽入中国,二千年来,化热恼而作清凉,舍迷途而登觉岸者,不可以数计。

今人谓僧人曰:当服俗人之服,事俗人之事,否则,不合进化潮流。呜呼悲哉!僧人从来不随流俗,所以能化流俗也。今欲随顺潮流,反为流俗所化矣。何自生颠倒而如此耶?

或问曰:尝问济世者,无衣与之衣,无食与之食,进化事业,满足人心。今之僧者,不耕不织,寄生于人,与世有损而无益,何足为贵哉!

答:益世者,有二:一益身,二益心。益心者贵,益身者贱,所以农工不如仕师也。若以衣食而称益世者,耕田织布之农夫工人,皆为益世之者,世人衣食皆仰给于彼故。而安邦定国之文丞武士,皆为损世之人,寄衣食于人故。岂知人不知物理,所以常起贪瞋之心。

知物理者,常起知足之想。知足者乐,贪瞋者苦。今之言进化者,无非瞋故贪新,愈趋愈苦。若无知足者,感化人心,节制贪欲,世必悖乱,民不聊生,虽有农工,焉能安居乐业哉?如是益心胜于益身大矣!

古之君子谋道不谋食,今之君子谋食不谋道,所以只求衣食进化,不求道理进化也。化学者,虽知猿进化而为人,实不知退化而为猿也。进化退化,非由求得,乃因业感也。人心善,不求进而自进。人心恶,不求退而自退。今人舍道德尚机巧,而求进化,如此求进,不啻杀羽翼而欲高飞,愈进愈退也。

贪者,以为今日之衣食,如是之美丽,住处如是之新鲜,皆由进化而成也。而不知近日人身,如是之小,寿命如是之短,世界如此之恶劣,亦由进化而成也。古之草衣木食,而人民乐以忘忧。今日衣轻食肥,而人民苦不尽言,其何故耶?须知知足之心不可无,进化(贪欲增胜)之心不可有。

是故僧人,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感贪夫之心,起知足之想,保真灵而绵延人道,消恶业而培植善因,其益世之道,孰有过于此哉?

夫今人之思潮,欲造极机巧,极华美之物,以满足人之欲望。斯者,可谓有益于社会,是为特色之国民。其不知所造之物有限,人心之贪无穷,谁不欲富有四海耶?谁不欲贵极一切耶?任尔有极大之神通,造无穷华美之国土,使世间人个个为王,各遂其欲。

若人不知节制贪欲,常存不足之想,安能无并吞之患乎?可知进化之道,是纵人之贪,促世之乱,非但无益于世,害世之甚,莫过于彼。

夫贪求是世界乱原也。知足是治世之良方也。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是故凡夫之心,只可以夺,不可以与。只可以约,不可以纵。所以吾佛大约其心,大夺其心,舍国城妻子,为出苦海之导师。

今人不能约心夺心,出离苦海,而反鄙约心夺心之士为消耗份子,为人民蛀虫。呜呼悲哉!时人不识僧宝,而谓僧宝是消耗份子,是人民蛀虫。而僧宝终是僧宝,而不因彼不知变为消耗份子、人民蛀虫。犹如不识如意珠者,而谓如意珠是瓦砾,是怪物,而如意珠终是如意珠,而不因彼不知变为瓦砾与怪物。

世人不识僧宝,无妨于僧宝也。惟僧者自不知宝。而欲随顺潮流,违背僧宝,更其衣,易其事。如如意珠不雨财务,而雨瓦砾与怪物,则僧宝寿命尽矣!经云:佛如狮王,一切恶兽不敢害,惟狮子身中虫,能食狮子肉。

为僧者,当谨遵佛制,莫随顺俗情,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处处以利生为己任,时时以济世为本怀,庶不愧与佛法并立,同名曰宝。我等为僧者,当自勉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

佛源敬老院免费接奉养年迈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针对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费的敬老院,...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执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坚强

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佛教词典】大杀戒制意

亦名:杀人戒制意 子题:非恩养非福田、非福田是恩养、...

【佛教词典】法华三昧经

(一)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肉食与素食者巅峰对决:吃什么才对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并...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

驴皮记与驴肉馆

前段时间有事路过家乡,晚上到一老朋友傅居士开的茶馆...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

如何戒除赌瘾

问: 我们要怎么样在经济条件差劣的情况下,下定决心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