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绍云老和尚  2022/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么?又如何了脱呢?这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世尊告诉我们生死的根源就是妄想。所以,任何法门,无论是念佛、持咒,或是参禅,根本上只是一种方便,其作用都是对治妄想。然而,在种方便法门中,又有什么不同呢?

虚云老和尚曾经打过这么一个比喻:譬如到一个目的地,有的步行、有的乘船、有的乘火车、有的坐飞机。那么修行持咒、念佛等法门,就犹如步行、乘船、乘车。而参禅这一法门,就像坐飞机一样,直来直去,不受一切阻碍,快捷了当。所以古来说此乃最上乘之法门。

修习这一法门的首要条件是要具足信心,信什么呢?信我们当前这一念,就是我们了脱生死的主要关键。当前这一念不随贪嗔痴转,不随色声香味触法转;当下一念无生,明明了了,了了明明,还有什么生死可了呢!所以,问题是在于我们当下不肯承当。

傅大士说: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衹这语声是。”可知我们终日与佛一起,还要求佛加被。其实你这一念,念念将了自性;如果不生二念,你就是佛。但是,我们就是不肯承当,还要处处求佛加被,修持其他种种有为法门。所以《楞严经》中佛说:“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然而,修持这个无上法门也有先后次第。因为各人的根器不同,修习不同,所以行持时也有层次上的分别。若然,我们参禅工夫得力,则能渐渐远离五蕴。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

《楞严经》(卷九)上佛说: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你们在道场中,诸念消除,妄想息灭。

“其念若尽”妄想消尽,弃念入静。则诸离念。一切精明。”没有了妄想诸念,心就能精明明了。

“动静不移。忆忘如一。”不移就是不转;忆忘如一,即记起来也是如此,不记起时也是如此。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三摩提就是正定。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 如明眼人,入于暗室。

“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喻未破色阴也。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如暗消除,色阴突破,色阴清净就是见到自性,也就是破了本参。随着个人工夫的深浅,破本参的程度也有不同。一般说破了本参,就能见了自性。

要到受阴尽了,得意生身,才能来去自由。所以得意生身的人,就如同从笼中出来的小鸟,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修行人如果受阴一尽,便能来去自由了。所以古来祖师有的把腿子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唐朝洞山良价禅师的示寂便是一个好例子。

指月录卷十六记载: “师将圆寂,便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悲痛欲绝,号恸不止。洞山禅师忽然开目对大众说:“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于是命执事办“愚痴斋”,大众仍然恋慕不已,拖延至七日后,食具方备,禅师亦随众斋毕,就对大众说: “僧家无事, 大率临行之际,务须喧动。”便归丈室,端坐迁化了。”若想阴净时,就没有妄想,昼夜六时虚明直照。五蕴皆净,就成圣果,真正了生脱死了。

在宋代,黄龙禅师发明了三关的法要。初关叫“祖师关”,也就是“破本参”,即是开悟了。如果再加功办道,到了事理圆融的地步,你就能“过重关”。在重关上再用功进步便能脑门生眼,一切无碍,便是“破牢关”了。

其实参禅这一法,只要你把一个话头参到底,根本不受这个三关约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戒邪淫十三法

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

【佛教词典】本书

(杂名)各宗开宗根本之书曰本书。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

【佛教词典】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p0674   瑜伽四十四卷十二页云...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