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密参老和尚  2023/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象,只要当下一照,幻境即消。惟消后断相续心,急提佛号或话头,直心参去不起第二念,不论什么境界,皆用此法,不生分别,自然不为境转。最忌一见幻境就起分别心,忘失正念。”古德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境无好丑,好丑在分别。功夫上出差错都出在分别心,分别心就是执着。

用功就忌一个“着”字,我们在有心用时,还是不离话头为稳当,有心即是有意去参究话头。古德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非虚语也。不过说易行难,未到大悟,识神难免显现,贵在理路清楚,善用其心,一切幻境碍不到你。

静中见一人立在面前,此乃眼识幻影,话头一照即了。不加了知,一心在功夫上,自不会恐怖。总之不管凡圣好坏境界,一心盯住话头上,知心外无法,自心本无一物,自心是佛,勇猛精进,自然消除干扰。把唯心的道理,心外无法,常常对照,亦有帮助,一切不惧,正知、正见、正念,向前自然一正压百邪。

对于持咒,一切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一知即了,不加分别,如有境界求归依者,在用功时一概不睬它,因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像虚老等为鬼神归依,都是悟后所作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八种错误的心障

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重视心灵环保建设

环境的污染 我们知道今天世界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

修行的三种方法

第一,观想 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

【佛教词典】俱分

【俱分】 p0924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

【佛教词典】五十五苦三地所摄

【五十五苦三地所摄】 p0286 显扬十五卷五页云:论曰:...

何谓「头陀」

南京作为十三朝古都享誉四海,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贪图享乐为障道根本

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

着魔时可以用这些方法对治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与法同住世间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