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佛心法师  2024/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切如常,何必念佛老惦记着死亡,应该是身体不好,遇到困难时,才要好好念佛。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正是人生最美的时光,就该好好工作、好好陪伴家人;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待退休时,孩子长大了,工作也不忙了,才是最好的念佛时光,可以寺院小住,或者山里静静念佛。

我们总以为,念佛的人多半是老太太,她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念佛才有最好的归宿;我们总以为,念佛的人多半是生活不如意的人,遇到困境,有求于佛,才来念佛。

我们总以为,人老才会死,生病才会死。其实不然,无常来临就会死,不论健康、生病、老年、少年都一样。古德言: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所有的人,与死亡的缘分最深,世界上如今七十亿人口,一百年后,都将不存在,就算少数人还活着,也依旧非死不可。而且,死亡从来不会等待我们的准备,它是随时将会来临的节日,会在我们春风得意时,突然来访;会在我们相爱不舍时,悄悄到来;甚至在没有出生的时刻,就已经来了。

当今社会,多少小孩,从未感受过妈妈的温暖,就在冷冰冰的机械中,遍体鳞伤,化成碎片,离开了还未来得及看一眼的世界。我们的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都是无常啊!现在即是最后,念念皆是临终。

生命,仅是呼吸之间,在生死面前,没有人是宠儿。也许明天,也许今天,也许下一刻,也许这一刻。

生命仅在呼吸之间

不要以为人生来日方长,错过了念佛最佳时光,一不小心,就是漫长的轮回,再想得人身、遇佛法,还真是来日方长呢!曾有一法师劝朋友珍惜光阴,及时念佛,但是他朋友却说要等到三个愿望达成之后,才安心开始念佛。

第一,要把旧房换新房;

第二,要等待儿子结婚;

第三,还要等女儿出嫁。

然而,没有来日方长,无常也从不等待,几天之后,这位朋友就离开人世,三愿皆未完成,阴阳两隔,家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假如,他及时念佛,佛力加持,也许还可以延年益寿,说不定真能完成未了的心愿;就算寿命已尽,也能蒙佛接引,往生成佛。成佛之后,无愿不满,不仅今生一切未了之愿,皆可完成;乃至生生世世未达成的愿望,皆能实现。

世界上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世界上除了念佛,一切都能等待。

念佛,不要等到老去的那一天,也不要等到明天,甚至连下一秒也不要等。也许下一秒,就是生生世世,无常的到来,从来不会等待。念佛,要从听到佛号的那一刻开始,从现在开始;解脱的大事,也从这一刻开始,不要等待,因为人生没有来日方长。

旷劫轮回到如今,今生一定要解脱,今生已是最后。

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今天便是最后。

一踩油门上了路,谁能保证定回家,立刻即是最后。

足不出户山海震,瞬间呑噬数万人,现在就是最后。

古德言:“念念有如临终日,心心准备往生时。”

念佛不能等待

过去很多高僧,往往以一个大大的“死”字贴在床头,或者随时可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已经超越了死亡?印光大师便是如此,将“死”字挂在房间,也常常建议人们也这样做。

印光大师在回复宁波某居士的信中说道:

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

在回复邓伯诚居士的信中,也提到: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

除了将“死”字贴在房间,提醒不要忘记念佛的高僧,还有枕着棺材入眠的吴信叟,念念不忘无常,时时准备往生西方。每晚在棺中入睡,还让书童半夜五更之时,敲打棺材,高声唱道:

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

他听到歌声,便起身念佛。有一天,途经萧山,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阵清净优美的梵音,看到金台来迎,当下念佛坐化,随佛往生净土而去。

三界无安不可住

如果我们现在遇到净土法门,当下就念佛,一生不改变,专念名号,就是安心坐在大愿船上,自自然然就能往生净土。此时的我们,只是娑婆世界的客人,我们已经成了极乐世界的嘉宾。

曾经我们总被狭碍的三界,憋得喘不过气来,有了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终于可以大口呼吸,扩展心胸,呼吸彻底。有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终于可以大声说话:“无常,你终止吧!”

虽然无常依旧在,却如笼中的老虎,被阿弥陀佛的光明阻挡了,不再能伤害我们,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任凭无常何时到,我们也能安心自在。

因为,无常的到来,成了归家的音讯,净土的呼唤,生命的尽头,是净土的开始:弥陀垂手等待,诸佛护航接引,莲花朵朵盛开!

这一刻,无常也因我们的成佛而欢呼赞叹,化成一句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回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法。十六种前十三种...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莲池大师除夕日开示

【原文】 除日① 古人以除日当死日。盖一岁尽处,犹一...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佛教词典】解脱道

1、四道之一。   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

【佛教词典】生老病死

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春节餐桌必备的10大素食食材

南瓜 南瓜含有胡萝卜素 打榜理由:同样含有丰富的胡萝...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念佛时耳鸣烦躁无法摄心该怎么办

问: 顶礼法师!弟子因为业障深重饱受耳鸣之苦,而念佛...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

不爱一人,何以百万

印度的德兰修女建立临终关怀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员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