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义净大师临终遗言,写尽了一生的追求与信念

202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义净大师临终遗言,写尽了一生的追求与信念

太极元年(712),义净大师七十八岁高龄,身体出现了病症。大众已经在准备他的后事,弟子崇勗为他画了像。七月,唐睿宗禅位于太子玄宗。八月三日,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睿宗皇帝看到义净大师的画像后,亲自为义净大师作了一篇“赞”。后来,义净大师的病越来越重,便上书想回齐州老家,毕竟叶落归根。次年春节刚过,正月六日睿宗皇帝便特下诰命,允许其返乡养病。然无常不期,义净大师“道茂年衰,卒难胜致,气力渐劣”。中旬七日,便要来纸笔,于是给诸弟子写了遗书,曰:

吾闻乾为天也,坤为地也。百亿日月,翕辟照山河;百亿阎浮,幽明成昼夜。死生常道,唯圣人之能逾;衰变恒然,岂凡夫之能越?吾渐微弱,汝等未安,虑忽临终遗书叙意。吾禀气山岳,养志经书,错综古今,搜求图籍。七岁念文举之俊,念之日,不独天生;十二见甘罗之才,念之日,应同我辈。英达君子,虽未当仁;博识丈夫,应权而动。少寻周孔,以礼乐为常;长习老庄,将恬淡而为乐。于国有益,于人甚安。不知过去之因,不说未来之果。研精失虑,据赜求微。枯木死灰之言,何足凿其心眼;玉藻金縢之典,讵可莹其精神。乍北乍南,每作栖遑之客;或隐或处,频尚虚白之心。

发愿出家,投身入道,一归缁侣,再沐皇恩。属天子高居,公卿政事。盛扬佛日,自汉魏而不同;虔奉释文,与周隋而全别。思之琳远,希欲连踪;想之腾澄,无妄接影。三藏教迹,将汉地而未圆;十二部经,想中天而可取。年始一十有七,思游五印之都;岁临三十有七,愿到双林之境。哀别南去,远达西征;海路波涛,关山险阻。历三十之外国,将四百之真经。愿为众生,志存翻译。辞八相之灵塔,归九洛之神州。天子亲迎,群公重法。欢心役思,尽力妄疲。五圣天波,常遭覆荫。

百年天命,渐自衰微。佛说涅槃,流传十二分教;余见将死,宁无一二之言。遥想前途,不知几里;又思生路,不知何年。吁吁嗟嗟!至无至之处所,到不到之境界。取证可知,生不生之形骸。于心尚惑,事既忩迫,恐无暇言。所译之经,虔敬无尽;未翻之典,愧恨弥深。不得尽本心,不得终本愿,不知天之故夺,不知神之故为。桑公俞附之医,昔年何有;扁鹊葛洪之手,今日何无。石火流光,光销难续;水花发彩,彩不久停。负气吞声,衔悲茹泣。情既恨恨,乃述言焉。弟子门人,不可具载,略而书矣,望遣传灯。

学戒学律之徒,莫违微细;学论学经之辈,须识邪疑。三学总成,佛之上愿。一行偏善,吾未喜焉。具圆之人,触犯须慎。近圆之者,尊卑有方。讲律之流,愿无休恩。传经之士,冀见奉行。若为寺主纲维,尽身尽命荷护。僧徒慈仁慈忍,尼众禁戒分明,大须坚固。汝等如吾言,行吾法:吾若为石为土也,即为汝之屋宅;吾若为楸为柏也,覆荫汝之形容;吾若为神为鬼也,即益资汝之精气;吾若为花为药也,即加备汝之灵寿;吾若为天为人也,即以甘脆为汝之饮食;吾若得道得果也,即以威神令汝之安乐。

汝若违吾语,失吾言:吾若为石为土也,汝死而不为丘墓;若为楸为柏也,汝死而不为棺椁;若为神为鬼也,为崇而不为荷护;若为花为药也,为毒而不为气力;若为天为人也,为恶而不为安稳;若得道得果也,怖汝心而为伴为侣。慈之若此,悲之如斯。崇庆、崇勖、元廓、玄秀、玄睿、慧神等,聪明禀气,特达奇神。须存凿壁之功,无使面墙有分。剥皮为纸,昔菩萨之大心;重法传经,在汝等之用意。

吾自病已久,镇卧床枕,既不瘳损,无复聊生。惠奭、悟道以下,返道小者,扶侍辛苦,惭愧唯深。文艺最处老生,汝等偏须优爱。梵本先有表文,付智积、才艺等。百德丰碑,须为我立。衣钵锡杖,持律者收。吾别有语,已属才艺。京城贞法师、庄法师、伞法师、恒律师、昭上座、海都师等,天骨神授,器深智达,为众生之眼目,作佛法之栋梁。吾贵之重之,感通千万。东京玄秀、怀秀十二,及诸州弟子门人法明、敬忠、慧福等,虽不相见,如上处分。齐州孤妹诸亲眷族,并言好住。慧日、阿湛,相去既远,吾何忘之。各写一本,待诸后人。知吾之情,禀吾之意,汝等努力,吾亦自忧耳!

义净大师临终的遗言,写尽了他一生的追求与信念,从始至终。从七岁开始,他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小孩,肩比古时的文举、甘罗。在土窟寺跟随善遇、慧智大师学习,博学古今。因善遇大师精通各种内外之学,故义净大师也聪颖好学,异于常伦。发愿出家之后,精进研学,从汉魏初传之佛典,一直到北周、隋朝直至他生活的唐朝流传的佛藏经典,无不研读。

即便如此,义净大师还认为他所学的佛学并没有圆满传承“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还须从中天竺取得更多。因此十七岁便发此志愿西行求法,但直到三十七岁才成行。他告别众亲,历尽千险,途经三十余国,取回了四百多卷佛经,并愿为众生去翻译。“天子亲迎,群公重法”,在遗书中,义净大师又一次提及了则天皇帝亲迎的厚待,以及各位王公大臣的重视。义净大师为佛法而鞠躬尽瘁,耗尽了一生的心血而欢喜不已!面对自己即将灯灭,甚感遗憾,恨自己终不能完成自己所愿,“所译之经,虔敬无尽;未翻之典,愧恨弥深”,惜叹人生短暂,无常迅速。同时,义净大师还不忘劝诫后面的僧人们要努力学习佛法精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大安法师荣升东林寺方丈升座法会

2011年12月11日(辛卯年十一月十七日),是西方极乐世...

北宋高僧宗赜法师

宗赜法师是宋朝人,宗赜法师的法脉是从禅宗一脉下来,...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佛教词典】潜真

(718~788)唐代僧。夏州朔方(陕西横山县西)人,俗...

【佛教词典】业通

【业通】 p1217 俱舍论九卷三页云:一切通中,业通最疾...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大安法师:怎样才算真用心念

问: 怎样才算真用心念?标准方法怎么样?有杂念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