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徐恒志老居士  2011/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所谓一就是无心,这时便无心可乱了。“一心不乱”有事理二种,念到触境逢缘,妄心不起,叫“事一心”;到心契实相,心佛不二,叫“理一心”。这二种“一心”是断惑一心,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但一般人要做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净土宗就有一个特别办法,就是“伏惑”往生。伏住惑业,使无量劫来的习气种子不起现行,心得不乱,便生净土。可见伏惑亦能一心。不论断惑伏惑,只要“一心”便能往生。世亲菩萨《往生论》说:“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净土。”当代净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曾有偈说:“净土难信却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正说明这个道理。

要达到一心必须生死心切。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你们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成就?”出家人说:“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虽整天六根对六尘,也不会影响正念。”“你这话能用事实来说明吗?”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请安排二班宫廷美女,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持着盛满了油的罐子,绕街走去,后面跟着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立即斩首。”国王同意照办。到时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关头,不能丝毫大意。”绕街结束,果然没有落下一滴油,便赦他无罪。国王问他:“你绕街一周,见到什么?”犯人答:“大王,我什么也没见。”国王大怒说:“你在我的面前,还敢胡说八道,这还了得!”犯人说:“我在生死关头一心管着油,哪有心思去顾到歌舞?”国王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

至于念佛的方法,由于根性、环境,忙闲的不同,功课的繁简,佛号的多少,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说,念佛时,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摄在一句佛号上,心声相依,相继不断,自能于不知不觉中转化其颠倒妄想,从事持达理持,转染心为觉心,这真是持名念佛的总持法门!所以说:“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译为正定。摄持六根,净念想继,这是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谓“净念相继”起初是以六字名号作为净念,念念相继,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六字净念转化为无相,无住、无念的清净心态,根尘脱落,寂照同时,无相净念,相继现前,正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了。

祖师大德们对念佛方法,也有很多开示。如:

(一)随息法,即随着呼吸的长短、不急不缓、自然、安详而念。由于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随着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心念越来越细,呼吸也若存若亡,佛号仍绵绵不绝,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

(二)计数法,即当念佛时,要至诚恳切,从一句到十句,或从一至五,从六到十,分二气念;或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分三气念,要句句相续,字字分明。 (不必二十、三十连续记数)作事时,则可恳切直念。这种方法能使妄念无处落脚。此外事务繁忙的人可用朝晨十念法,借气束心。发心勇猛的人,可打精进佛七,克期取证。元音老人说得好:“念佛如能像推车上山一样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地随着呼吸细细缓缓念去,虽下下人,亦不怕念佛不能成片。”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昔年将念佛经验和受用,写戒四偈,现恭录二偈,借花献佛,普作供养:

(一)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联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

(二)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着安闲;声合乎心,心乎应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佛教词典】十大章

(名数)天台之摩诃止观以十大章统收之:第一大意,豫...

【佛教词典】静慧

(术语)安静之智慧,即空慧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划水作记

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

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附庸

林青好像总是在忙。 上学时,忙着学习,忙着考好学校...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