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欠钱不还会遭什么报应

方海权  2011/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愿意将钱借与我们,这说明对方对我们很好,也很信任。我们应该言而有信,不能借而不还。对方又没有说送与我们,怎能不还之理。若真的一时不能将钱还与对方,我们应与对方说明清楚,而且尽力挣来偿还。因借与我们的人无非亲朋好友,故会原谅渐慢。我们应时时挂在心头,早日还清,这才是人之本份。

《三世因果文》中说:今生牛马为何因,前世欠钱不还清。我们应明白此理。虽是善文劝世,但因果关系难逃的实质道理。

而被借的人,其实功德很大。虽然不是布施与人,但是,若人不危急,一般不会借钱。而借出使对方能够渡过急难,故功德甚大。有时我们送人少财,不如借人多财。因为少财不能办大事,而借多使我们完成大事,改变一生的命运。而命运的改变是借与我们之人的赠与,我们才得如愿,故虽是借来,我们应心存感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

除念佛外还需要受持哪部经典吗

问: 我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是否要选一部经典来读...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

【佛教词典】尼四独戒开缘

亦名:四独戒开缘 子题:开独渡水、独渡水开缘、开独入...

【佛教词典】礼赞

(一)即恭敬礼拜三宝,赞叹其功德。其赞叹文词称为礼赞...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摄耳谛听 佛号不断

今天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