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2011/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活法

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

二、幸福与快乐

幸福不会敲门来找你,快乐也不能从天而降,幸福靠自己努力营造,

快乐要千方百计去寻找,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感觉和感受,关键在于心态。

三、金钱

金钱不要看得太重,更不必斤斤计较,一旦看开了,那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有人需要你帮助,慷慨解囊就是一大乐趣,如果花钱能买到健康和快乐,何乐而不为!如果花钱能让你悠闲自在,也值!明白人能挣会花,善待自己。

四、健康是自己的

金钱是子女的,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五、不一样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

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父母有病,子女问问看可就知足了;

子女花父母钱,理直气壮,父母花子女的钱,就不那么顺畅;

父母家也是子女家,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不一样的就是不一样。

明白人把对子女的付出视为义务和乐趣,不图回报,一心想回报,就自寻烦恼。

六、养病指望谁

指望子女?久病床前无孝子。指望老伴?自顾不暇无能为力,还是指望钱吧,只能花钱养病。

七、珍惜得到

对于已得到的,人们往往忽视它;对于得不到的,往往想得太美!

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全在于怎样欣赏,明白人十分珍惜和欣赏已得到的,并不断地发现他的意义,使生活不断充实和快乐。

八、拥有快乐的心态

生活充满感激和欣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

与人为善,乐于付出,助人为乐;培养多种爱好,乐此不疲,自得其乐。遇事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这样就会永远拥有快乐的心情,有了快乐的心情,就拥有了健康。

九、平平淡淡才是真

高官厚禄,地位显赫,是少数;平民百姓才是多数。

少数人未必都是幸福,多数人未必不幸福;多数望着少数,

不必自卑。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对事业尽心尽力,就算作了贡献,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何况大家都退下来了,大家都一样,

最终归宿都要回归自然;其实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就快乐,快乐就是幸福。

十、老人到哪里寻乐

1、学习:读书、看报、玩电脑、弹琴、绘画、写作和摄影。学什么?任你挑,既长知识,又练了大脑,思想境界在提高。

2、运动:游泳、跳舞、打拳,各有所好,增强体质,心情越发好。

3、娱乐:旅游、唱歌,只要自己喜爱,从玩中取乐交友,何乐而不为!

4、交友:晚年生活应该多层面、多元化,丰富多彩,

只有一二个好友还不够,要拥有一帮老友,友情能滋润老年生活,使你不会感到孤独,而且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5、培养多种爱好和情趣,怀有一颗童心,不断探索和实践,让生活多姿多彩。

十一、幸福家庭公式

欣赏、尊重、表达+沟通、理解、包容+付出、互动、创新=幸福+快乐。

十二、为自己好好活一把

人生大半辈子为事业、为父母、为家庭、子女而忙碌、活得很累。

如今剩余时间不多了,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把啦!怎么开心就怎么过,做你想做和愿意做的事,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因为我们不是为别人的好恶而活,活出一个真实自我吧!

十三、痛苦

一个人对痛苦的承受、忍耐、排解和消除。最终还要靠自己。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关键还是在这段时间里你选择怎么活法。

十四、怀旧

人老了为什么怀旧?人到晚年,事业已走到尽头,往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烟云,站在人生最后之驿站,心灵渴望净化,精神需要升华,企盼有纯朴真情。

这时,只有故地重游,与亲人相聚,共同追忆童年的梦,与老同事、老同学、老战友共叙年轻时趣闻乐事,才能找到青少年的感觉和那份真情,珍惜真情,享受真情,这也是老年生活的一大乐事。

十五、顺其自然

如果你尽了最大努力仍改变不了不满和目前的现状,那就顺其自然吧!

这也许是一种解脱。凡事强求不得,强扭的瓜不甜。

十六、坦然面对死亡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当死神抓住你不放时,你需坦然面对、笑傲死亡!只要咱一生为人正直,不做亏心事,就该心满意足地给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梦心消失的时候,你醒过来,看那个人事,觅之了不可得...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

当我们观看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想到他们的...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佛教词典】道逢病比丘法

子题:阇维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僧祇又云,道逢病比...

【佛教词典】口业供养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口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禅师不读经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

佛像常见的七种手印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

地藏菩萨名号的含义

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