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说一句「我错了」

衍慈法师  201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有没有犯错误,而是去看他犯错後之态度,和有没有从犯错中吸取教训。许多人做错了事,心里总是要隐瞒事实,因为爱面子,不敢承认,不肯面对现实,所以不会发露。百喻经有「米决口喻」。

从前有一个人,一日,他到妻子的娘家,看见妻子正在捣米,顺手抓了把米往嘴里塞,他的妻子看见丈夫来了,想跟他讲话,但丈夫总没有回答,为的是他不肯把米吐出来,不能开口说话,在妻子面前不知所措。妻子觉得很奇怪,为何丈夫不讲话?同时又见他的嘴肿起来,於是对父亲说要找医生来给他治病。医生一看,觉得病情十分严重,当要用刀切开他的嘴巴时,米便从嘴里散出来,偷米的事情终於败露了。以上这个此喻说世间人也是这样,犯了过错,作了种种罪恶的行为,也要尽力掩盖,不让它暴露出来,可惜纸永远包不住火,事情迟早会被人发现,结果也是要受法律的制裁,像那个愚人一样。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自己的错误不被别人知晓,一旦有人提出我的过错,轻者心中不满,面红耳赤,重者恶言相向,因为对方伤了自己的面子,总之要想办法讨个公道,这是一般众生的病态。更有许多人,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形成「死不认错」这种风气,令人作事时,只讲面子,不顾因果。

其实因果分明,点滴不差,纵使能逃过法律的制裁,蒙混过去,也逃不了因果定律,是必定会受到果报的。假若覆藏其过错,不肯发露,这个无耻之徒,不肯承担错误,这是不负责任的人!真正君子,勇於承担责任,敢於自我反省,有羞耻心,所谓知耻近乎勇,所以犯了错,感到惭愧,立刻忏悔改过,这才是勇敢面对事实的人。犯了错只会蒙浑过去,只想推搪责任,虽然责任算不到他头上,但在别人的心目中,他的人格尽失,不过是个小人吧了,所以说一句「我错了」,才是勇敢的表现。现今社-会,不论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大都缺乏惭愧心、忏悔心。知错能改者,不但心灵得到安宁,业障也能一并消除。

佛门有「忏悔」这两个字,忏是忏前愆,悔是後不复做,改往开来的意思。近代弘一大师明白出家前的放逸生活是错误的,所以严格要求自己,要行持戒律,改正过去的习性,用功辨道,才能成为一代律师,後人所学习的模范。任何人如果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不肯忏悔,永远是除不掉习气和烦恼。

以前有两户人家,同是邻居,一户经常吵骂,另一户非常融洽,有一天这户吵骂家庭的女主人,向邻居请教,为何你们一家人相处得这样融洽?她回答说:「因为我家的人,勇於承认错误,正如有一次花瓶被打碎了,弟弟说是他自己不小心,姊姊又说是她的错,把花瓶摆放得不好,全家成员都肯承认自己的过错,所以家庭和睦。」相对来说,吵骂的家庭,刚好相反,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做错的事,因此整日争吵,无日安宁!从此而知,每人只要肯承认自己的错处,敢於面对,努力改正,那么家庭必定和睦,社-会祥和,世界太平。有见及此,这句「我错了」,实在有必要与大众同学共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忏悔罪障要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

禅修不能被「缠」住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

怎样让生命活得像个生命

在我眼里,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里,生命,是...

【佛教词典】预流向补特伽罗

【预流向补特伽罗】 p1233 杂集论十三卷六页云:预流向...

【佛教词典】第七情

(术语)旧译之根,新译云情,有眼等之六名为六情,无...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一、宜简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与修行皆要兼顾,实...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如来有十种力量,具足十种力。 (一)处非处智力: 他知...

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

问: 五戒中有不饮酒戒。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用糯...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祸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