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行布施。拿什么来做布施呢?

有钱可以布施,没钱也可以布施,有学问可以布施,没学问也可以布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东西可以布施。

有钱可以用钱布施,有物可以用物布施,有知识、技术,则可以用知识技术布施。如果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用欢喜心来布施,或说一句赞叹的话,用言语来布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桩坏事,你原本可以骂他,但你不骂他,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愿他以后不要再做坏事,用心的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响这个人。心有诚,物有感,顽石也能点头,何况是人?因此,只要诚心祈求、祈祷,希望他不再做坏事,或用柔软语来劝导、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布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们就应该赞叹他,虽然只是一点点好事,但是,也应该加以赞叹。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励、赞叹的,而不希望被指责、谩骂。所以,不论是财布施或言语布施,布施如果得当,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和谐,非常祥和、幸福。人人布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不理想、不满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于相,住于相就麻烦了。住于相的意思就是说,布施时一定要布施给某一个人,布施给某一个特定的对象,并要求获得一定的回应。

譬如,过年时在农禅寺,好多人来向我拜年。我算是什么人物,值得人家这样拜?他们拜的时候,我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他们拜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来看看‘圣严法师’是什么样子,有的是以恭敬心来送红包给我,来赞扬我,这两种都有。
但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师父,你看,那些人来了,又不送红包,只会眼睁睁地瞪着你看,这些人真是罪过!’

我说:‘阿弥陀佛!不可以这么说。他们来见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们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脱。我平等地祝福他们,他们红包里有多少钱,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们究竟有没有送红包。他们能来,便是不容易!他们没有去看电影,而来看我这和尚,就算是抱着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这就是一种‘无相’的态度,就是不要以差别心、差别态度来看待众生,而以一律平等、无差别的态度来接待他们、祝福他们。

但是我们都还在凡夫的阶段,怎么可能完全‘无相’呢?至少我知道什么人给了钱,什么人没给钱。但是,我会时时警惕自己,要‘无相’,要平等的给予祝福。而且既然听了《金刚经》,念了《金刚经》,何况我还在讲《金刚经》,当然更要练习着具备这样的态度。

布施无相,我们受布施,也要‘无相受’,心里才不会觉得有愧于他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

星云大师《金刚经》白话文浅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手持锡杖时的发心

《华严经 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

圣严法师:空性与孤独

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我们就会发...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

【佛教词典】嗢多那惹

(术语)合掌之名。十二合掌之一。以两掌仰而相并,俱...

【佛教词典】一心金刚宝戒

(术语)天台宗相传之菩萨戒名。依梵网经而立此称。又...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随顺世缘离纠缠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个父亲因长期失业,家庭压力过大,情绪失控,用滚烫...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禅话禅理30则

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

五福的意义

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问: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