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徒对国家社会应做出什么贡献呢

星云大师  2014/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徒对国家社会应做出什么贡献呢

现在的社会,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做为一个佛教徒,除了自己的信仰以外,对国家社会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有十点意见:

一、要帮助生产:过去有人说增产报国,佛教徒也一直在以生产报效国家。如百丈怀海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就是对国家的农工生产做出贡献。过去的寺院向以种植农田,垦植山林,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更现代的佛教则进一步致力于推展文化、教育等工作,从心理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安和乐利,这也是生产,这是文化智能的生产。

二、要开发交通:过去的佛教徒很喜欢做一些修桥、铺路等利益行者,给与大家方便的善事。今天我们的国家如果想早日成为已开发的国家,就必须重视交通的通达流畅。我们佛教徒过去有很优良的传统,很多的道路、桥梁都是佛教徒建造的,我们不要忘记这种美好的传统,更要发扬光大。

三、要保护生态:过去的佛教徒,对于山林及生态的保护,都非常尽心尽力。现在的佛教徒也应该对环保,对生态做出良多的贡献。

四、要利济行旅:施茶、施灯等利济行旅的善事,也是过去的佛教徒乐于发心的善行。现在我们也应该继续这样的布施,藉着引路、导游、亲切接待等,多给行旅人方便。

五、要文化建设:现在一般坊间,到处可看到佛教出版的杂志、经书,这是因为一般社会大众已经普遍共识到,佛教用文化教育来指导社会大众,提升人类的道德观、慈悲心,实有其重要性与时代性,这也是现代佛教对国家所提供的极重要的贡献。

六、要安住军民:自古以来,佛教徒对于国家的驻军帮助很多;在民众受灾、受苦难的时候,给民众的临时救济安住也有很多的贡献。例如:最近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社区发生大火,焚烧了一两天,在社区附近的西来寺就立刻向电台发出消息,欢迎灾民到西来寺栖身避难,获得西方人士很大的赞美。所以佛教徒对于安住军民,应该要持续努力。

七、要兴办教育:过去的丛林,就是学子研究学问、读书的地方。现在的教育形态不一样了,佛教也要跟着时代进步。例如,中国佛教会创办玄奘大学,慈济功德会兴办慈济医学院,晓云法师兴办华梵大学,佛光山创办西来大学、佛光大学,各寺院兴办僧伽教育,培养人才,对今后宗教上的弘法利生,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要医疗救济:佛教徒对于社会上的贫苦大众,不但要给与疾病上的医疗,也给与穷苦的救济,这是慈善公益,非常重要。

九、要财务运转:现在的青年学生,没有钱读书,我们可以给他奖学金、贷学金;青年创业,缺少基金,我们可以给他创业的贷款、创业的基金,让社会大众因佛教徒而得到财务上的方便。

十、要科技文学:古代的佛教徒,对于社会科技的贡献很大,对文学的造诣贡献也很大,今后的佛教徒要多多发展科技文学上的贡献。

所以,佛教徒对社会国家有十种贡献:

一、要帮助生产。

二、要开发交通。

三、要保护生态。

四、要利济行旅。

五、要文化建设。

六、要安住军民。

七、要兴办教育。

八、要医疗救济。

九、要财务运转。

十、要科技文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星云大师《金刚经》白话文浅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自在篇》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问: 请问大师,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星云...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佛教词典】令未生随一种类恶不善法永不复生

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者。云何未生恶不善法?谓未来五...

【佛教词典】三辈

(名数)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人其业行之浅深有...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

你有佛缘吗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怎样做个受人尊敬的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作一个受人尊敬的善人。作一个善人,要...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