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打坐不是参禅

2012/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们终日坐禅不可以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感到很困惑。

慧能禅师接着说道:“禅定,不是要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要使身心达到一种极度宁静和极度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就会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就如同明镜蒙尘,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道:“那么,该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就处处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

菩提心语:

生活中,要保持一颗清净安定的心很难,因为被种种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让很多人活得愚昧迷失。因此,要心生智慧,就要坦然面对一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禅宗的观心方法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天无绝人之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佛教词典】二利

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

【佛教词典】昙度

(一)南朝刘宋僧。生卒年不详。琅玡人,俗姓王。博通诸...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

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

观音菩萨为什么有时灵,有时不灵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来到普陀道场呢,都是来冲着...

四种抗衰老养颜食物

1.抗衰老食物:西兰花 西兰花属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

佛经中说: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谁是最贫穷的人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五百位声闻弟子与...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