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连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2010/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家里的田地过生活,兄弟俩都算不上富裕,生活只属于中等水平。

兄弟俩一直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两人有空的时候,也会一起商量改善生活的大计,这一天,兄弟又谈到了关于致富的话题,弟弟说:“哥哥呀,我们从小就生活这里,别的活计也不太通,不如今年我们辛苦点,一起把山边上的荒地开垦开垦,我计算了,如果我们努力耕作三到五年,节余的钱粮,就可以换些先进的农具回来,到那时,我们不但可以再次扩展种植规模,还能建房买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哥哥听了弟弟的建议,犹豫了一会说,我觉得你的建议虽然好,但是只是属于小农意识,是没有远见的行为,按你的行为,即便花上十年八年时候,我们也最多能成为一个非常没有前途土地主。

哥哥又继续说:“我觉得我们一直这样的贫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一直太过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我们的信仰,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要天天去庙里烧香供佛,诚心诚意的去求佛祖保佑,只有这样,佛祖才会保佑我们下半生富裕,还会保佑我们的亲友们全部平平安安。”

弟弟听了哥哥的理论,其实心中有些异议,但是一时也找不到什么观点去反驳。

哥哥看见弟弟没有反对他的意见,于是便收拾了一些衣物,带着不少香烛跑去了附近的寺庙,临走的哥哥特意向弟弟交代了自己原先种植的田地特征,比如哪块地应该种植玉米,哪块地应该种植小麦,弟弟把哥哥的话一一记在了心里。

哥哥就这样住进了寺庙里面,哥哥拜佛很虔诚,日夜顶礼膜拜,祈求佛祖保佑自己的家人和生活。

而另一方面,弟弟独自经营了自己的那份和哥哥丢下来的几块田地。

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的长势特别好,眼看便是一个丰收之年,弟弟虽然很辛苦,但是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拜佛的哥哥有时也会下山逛逛,当他看到庄稼时也异常的兴奋,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他拜佛的回报。

转眼到了秋天,就要到收获的时刻,弟弟忽然犯愁了,原来庄稼太多,弟弟担心自己忙不过来,若是错过收割的时节,便可能会影响产量。

这一天,拜佛的哥哥在寺庙里意外的见到了弟弟,哥哥问弟弟来的原因。

弟弟说,我是来告诉哥哥丰收的消息的。

哥哥高兴的说,你看怎么样,若没有我诚心诚意的拜佛,你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收获呢。

弟弟笑咪咪的点头称是。

哥哥很安慰,他记得当时住进寺庙里的时候,弟弟还颇有微词,现在他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

弟弟对哥哥说,其实我这次来是不打算回去了,我觉得既然哥哥一个人拜佛都那么有成效,那么我也打算搬进来和哥哥一起拜佛,这样以后收获便会更大。

哥哥想想地里就要收获的庄稼急了,他大声质问弟弟,你也来拜佛,那地里即将长成的庄稼谁管?哥哥越说越气,把弟弟好好的教育了一次。

弟弟终于忍不住笑了,他说:哥哥呀,原来你也知道光拜佛不种地是没有收获的呀。

佛经里出现这样一则故事,本身是非常有趣的。 要知道人生有自己的信仰,是件好事情,那是困惑与混沌时心灵的好去处。 可是若一味的去追逐明天,忏悔昨天,而放弃当下的事情,是不是将思虑摆错了位置呢? 如果学佛学会的仅仅是拜佛的姿势,而不是一颗佛心,那学与不学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不去体会佛经里千年沉淀出的学识,而一味的把佛祖当保姆用,佛祖也只能苦笑了。 一切皆有度。 迷途中,长者的指尖便是道路的起点,何必一定要等待引路人把我们领到终点? 上天给了我们和煦的风与滋润的雨,不懂得耕耘,馒头是不会直接掉下来的。 有人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至理,还要作奸犯科,再埋怨佛光不能普照就没有道理了。

此故事出自《大庄严论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简单讲几句话,因为待会不能过...

学佛的好处与利益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十余亿,而其教义...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佛教词典】二余

生身的苦果和烦恼的残余,叫做二余,若加上业的残余,...

【佛教词典】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页云:...

学会忘记,就那么简单

对于已经错过的一些东西,或许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了...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世间的人情冷暖瞬息万变,如何去因应它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

【推荐】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