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201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给他反省改过的机会。修行学佛之人主张发菩提之心,心胸宽广,以慈悲济世救人,以行善为根本,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脱。

唐代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中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要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智舜禅师耐心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猎人说:“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猎人一直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即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是残忍的事情。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单纯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更要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从智舜禅师割耳救野鸡的行为可见一斑。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带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回答说。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信徒不解赵州禅师话语中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止恶是自已应尽的责任,何况你是一个禅者,一个有修行的人啊。”如果世界上只有禅者来行善,那么力量就太小了,乐善好施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有许多时候,即使你在做好事,也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误会,在误会面前,你能够不为所动吗?而白隐禅师却能够做到。白隐禅师一个人过着平静随和的生活,人们都说他为人纯洁,心地善良。有一次,住在白隐家附近的一个女孩还没有结婚就怀孕了。她的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逼着让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发誓要严惩那个不知羞耻的人。那个女孩死活也不肯说,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认孩子的父亲是白隐。那个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烧,前去找白隐理论,说:“平日里以为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没想到你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既然做了,就出来承认,收留自己的孩子。”

白隐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然后就答应收留那个孩子。孩子出生后,白隐负责照顾他。他从邻居那里得到了牛奶、食物和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那个孩子,不管别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他。邻居们也都尽全力来帮助他,没有一个人相信白隐是那样的人,但是闲言碎语还是少不了。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那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无法忍受思念孩子的苦痛,将实情告诉了她的父母亲——原来孩子真正的父亲是一个贫寒的年轻人,他们相爱已经有多年了,因为害怕父母不承认这个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样的事来。事情发生后,女孩因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说出来,就欺骗她的父母,说那个孩子的父亲是白隐。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后,痛斥女儿不该做这样毁人名声的事情,然后就去找白隐,并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他的宽恕,要求把孩子带回去。白隐把孩子送还给他们说:“是这样的吗?”

白隐禅师还是只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没有提及这一年来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照顾孩子的艰辛。这个世界上能够置个人利害得失于不顾的又有几人?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你究竟能够沉默多久?这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了。人无完人,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不应该买珍珠

珍珠、海珍珠事实上是一块从蚝肉溃疡而成!当一些寄生...

成佛就在今天

禅师沉默许久回答:成佛就在今天。 小和尚当时听了不以...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聂光坚的往生故事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

从本来面目来发动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不可思议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一口祖先留下来的古钟,这个钟特...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佛教词典】三恶寻自性

【三恶寻自性】 p0198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三页云:问:...

【佛教词典】声教

教法由音声而宣说,故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此即为声...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素食主义是一种文化行为

我吃素基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认为吃素,身体营养不存...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最难的是了生死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