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示比丘四法要

2016/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人共会一处。

那时,舍卫城中有一位敬奉三宝、受持五戒的优婆塞,命终之后投生于舍卫城中大长者家,长者的妻子怀胎时,世尊以天眼观察,知道这位优婆塞投生在舍卫城中最富有的长者家。同一天还有一位修习梵天之法的梵志婆罗门,身坏命终后,堕于地狱道,世尊同样以天眼观见。又在同一天,世尊也以天眼观见给孤独长者命终,来世得生善处,及于天上。也在同一日,世尊同样以天眼观见,有一位比丘僧入于涅槃。

世尊观见这四件事,便说此偈:

若人受胞胎,恶行入地狱,善者生天上,无漏入涅槃。

贤者今受胎,梵志入地狱,须达生天上,比丘取灭度。

此时,世尊从静室出来,前往普集讲堂,坐于堂中开示比丘众:有四种法,如果能够依之修行,命终之后便得人身。是哪四种法呢?即身、口、意三业及谋生之法都清净无有瑕秽之人,命终后得以投生人道。比丘们!还有四种法,会令人堕于地狱中,是哪四种法呢?即身、口、意三业及谋生之法都不清净的人。所以比丘们!如果有人亲近这四种法,身坏命终之后,将堕于地狱中。

比丘们!还有四种法,修习之人来世得生善处,及于天上。是哪四种法呢?布施无所吝惜、慈心仁爱、利益他人、以平等心利他。所以比丘们!如果能够实行这四种法,身坏命终之后,来世得生善处,及于天上。

再者,比丘们!更有四种法门,如果有人依此修行,身坏命终,断尽有漏烦恼,成就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如实了知自己不再受生死系缚,三业清净成就梵行,所作皆已成办,永不再受轮回之苦。是哪四种法呢?一为修习“有觉有观禅”,此为色界初禅之定;二为修习“无觉无观禅”,此为色界二禅之定;三为修习“护念禅”,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此为色界三禅之定;四为修习“苦乐灭禅”,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此为色界四禅之定,比丘应当修持这四种法门。如果能够修习之,便可以断尽有漏烦恼,成就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如实了知自己不再受生死系缚,三业清净成就梵行,所作皆已成办,永不再受轮回之苦。

因此,比丘们!倘若有族姓男女、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敬信三宝、持守五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想要来世投生人道,应当学习方便法门,使身、口、意三业及谋生之法都清净无瑕;如果想要生于天上,应当勤求方便法门,落实布施无所吝惜、慈心仁爱、利益他人、以平等心利他等四恩;如果想要断尽有漏烦恼,成就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也应当勤求方便法门,加功用行修四种禅定。大众当如佛所言说,受持学习。

比丘众等听闻佛陀开示后,皆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增上品第三十一(七)》

省思:

经云:“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因缘果报是真理、是佛法的根本知见。众生今世造作善恶业因不同,来世随其业感而受报,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丝毫不爽。“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吾等既得人身,得闻正法,当依佛所教,从因地如理行持,不犯众恶,清净三业,如理实践,人生必定愈走愈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减程送水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佛教词典】妇人

(杂语)害比丘之净行者,无过于妇人,故经中最排斥妇...

【佛教词典】菩萨具多胜解

【菩萨具多胜解】 p1129 瑜伽三十八卷七页云:云何菩萨...

上天的厚遏

希腊哲学家季诺,经常在雅典的市场里讲授他的哲学。开...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

崔婆往生记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让自己有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

具足信愿称名,依旧是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就是感应道交的产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拯救...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

新年的十问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