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证严法师  2016/09/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谁也不知道;一生力争得来的物质、财产,到底有多少时间能享用呢?又有那些能永远拥有呢?

佛经里有一段譬喻: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看到水中有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块,他看了很高兴,赶快跳进水里捞取。但是,任凭他怎么捞都捞不到;筋疲力竭、全身既湿又脏的他只好上岸休息,没想到在水波平静之后,金块又显现了。

他想:“水中的金块到底在哪里呢?我明明看到了,为什么捞不到呢?”于是他又跳下去捞,还是徒劳无功,他实在很不甘心!

这时,父亲出来找他,看到儿子全身湿淋淋又脏兮兮的,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儿子回答:“我明明看到水中有金块,但是不管怎么捞都捞不到。”

父亲看看平静的水面,再抬头望着树,说:“你看,金块不是在水中,而是在树上!”

这则故事是在譬喻凡夫总是为名利、空幻的东西奔波、辛劳,而这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有的人是因为“人生很苦,要赶快找到解脱的方法”或“我要求神通”所以才修行,但是修行若没有正思、正见、正念、正业,路就会走偏。所以,学佛就是要了解道理,了解人间空幻犹如水中的金块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父亲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佛教词典】摩诃般若波罗蜜

(术语)Mahāprajāpāramitā,译曰大慧到彼岸。六度...

【佛教词典】七俱胝佛母尊

(菩萨)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

【推荐】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杀子求名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

什么是十信位

接着我们来看看菩萨的果位。这个菩萨的果位是根据《菩...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怕冷可多吃四类食物

一、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