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2016/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例如:

(一)朴实方面

1、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

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赤脚行走。

3、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样的一套衣服。

4、慧开法师不管接受大小的施舍,马上分散救济贫苦的人。

5、行因法师在庐山的佛手岩修行时,天天跟鸟兽为伴,那些动物都很温驯地亲近他,没有一点惧怕。后来他很潇洒地站着往生。

6、大梅和尚参访马祖禅师,明心见性以后,隐居在深山中涵养,有人要请他出来当官,大梅和尚很幽默地回答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7、富上法师住在益州的净德寺,白天放着一顶大斗笠在身旁,坐在道路旁边读经,从来不攀缘。因为马路很安静,来往的人很少,所以他没什么收获。有人问他说:“师父!您为什么不到城里人多的地方去化缘呢?”他回答说:“我只要一两文钱就能够维持生命了,何必再去攀缘呢?”

陵州的刺史赵仲舒是一位很苛酷的官吏,听到这消息后,不相信天下有这么轻名利的人,所以特地去探他。赵刺史骑马经过,故意掉下了一大串钱。富上法师还很自在地读他的佛经,没有抬头去看一眼。赵刺史走了很远以后,才派人回来取钱。富上法师也没有理睬他。赵刺史于是回来问道:“师父!你每天化缘得到的只不过一两文钱罢了,现在有一大串钱掉在你面前,为什么不拿呢?”富上法师答:“这又不是我的钱,我怎么可以随便占为己有呢?”赵刺史到此才心服口服,亲自下马向富上法师礼拜。

(二)尊师方面

1、神光禅师为拜见达摩祖师,在门外站立到雪掩过双膝,为了表示自己的精诚恳切,又断臂以求佛法。

2、晋朝法旷法师,早年痛失双亲,事奉继母非常孝顺。出家以后,拜昙印和尚为师。有一天,昙印和尚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法旷法师七天七夜很虔诚地拜佛忏悔,祈求师父平安。拜到第七天,忽然看见有五色光芒照进昙印和尚的卧室,昙印和尚感觉好像有人用手摇他,病痛也就逐渐痊愈了。

3、晋朝的道安法师十二岁就出家了,他很聪明,可是相貌却很丑陋, 因此得不到他师父的重视。他师父派他去做苦工和打杂,他一点怨气也没有,而且很勤劳。过了三年以后,他才向师父请读经典。师父给他一部五千字的《辩意》,他白天去工作,利用闲暇读经,傍晚回来又再向师父借经典,师父问他说:“你上午请去的经典还没有读完,怎么又来再请呢?”道安法师回答:“那一部我已经会背了。”师父感到惊讶,但是不大相信,又给他一部一万字的《金光明经》;没想到白天工作,傍晚回来,他又捧着金光明经奉还了师父。师父叫他背诵,他果然背得一字不漏。这时候他的师父才大感惊叹。

(三)孝亲方面

1、道纪法师照料母亲的衣着、饮食、大小便等,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到哪里去讲经,两肩上各挑着他母亲和经书佛像。

2、唐朝的师备法师,本来姓谢,他的父亲因捕鱼而被水淹死。他想用佛法来报答父亲,于是就出家了。他非常精进用功,每天修苦行,而且跟雪峰禅师很要好。有一天,因为要去参访名师,他带着水囊,脚被东西割破,流出鲜血而开悟。后来得道以后,梦到父亲来致谢说:“因为你出家修道,明心见性,我托你的福而升天,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

3、道丕法师在饥荒时,自己绝食而供养母亲。后来他母亲吩咐他去霍山,拾回丧身战场的父骨。他到霍山昼夜诵咒,感动父亲尸骨跃动,因而把父骨捧回家。那天夜里他母亲也梦到丈夫来了。

(四)忠君方面

1、晋朝的佛图澄力劝石勒停止杀人。

2、求那跋摩劝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广行仁德,布敷嘉言。

3、昙宗法师劝武帝行“菩萨五悔法”,武帝问他说:“我有什么罪要忏悔呢?”昙宗法师回答:“尧舜虽是圣人,尚且说自己一个人的过失。你怎么心量这么小,说自己没有罪可忏悔呢?”

(五)慈悲方面

1、佛陀在世时,有一位佛的弟子(比丘)到珠宝店去乞食。那珠宝师傅正在穿一串很名贵的珠宝。正当珠宝师进去拿食物时,鹅看见宝珠映现比丘的金黄色袈裟,显出桔红色,很像一块肉,就把宝珠吞食下去了。

那珠宝师出来,看到宝珠少了一颗,很生气, 他误以为是那比丘偷拿的, 因此就痛打那比丘。比丘为了保护那一只鹅,所以任他痛打。后来比丘被打出血,鹅来舐血,珠宝师一气之下,把鹅打死了, 比丘无意中流下了怜悯的眼泪。珠宝师问他原因,他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珠宝师。珠宝师急忙向比丘赔罪、忏悔和礼拜。

2、法朗大师时常救济贫病,看见有动物要被杀,就买回寺里养着。因此,畜养的地方有很多鸡、鸭、鹅、狗等动物。说也奇怪动物好像很有人性,等到大师就寝时,那些动物就立刻鸦雀无声。

3、隋朝的智舜法师,住亭山。有一个猎人追一只雉鸡,追到智舜法师的的屋子里。智舜法师苦劝猎人不要再伤害雉鸡,猎人这时候才惊悟,把弓箭折断丢掉,并且把用来找猎物的老鹰也放掉。从此改行,不再杀生。

4、唐朝的智岩法师时常替许多长恶疮的人吮吸脓血,并且还讲法给他们听,替他们洗净污秽,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寿终在病房中,脸色很好看,而且全身有很奇特的香味,大概香了十几天。

5、唐朝的智宽禅师,心地仁慈,很喜欢照顾病人。不管修行人或者世俗人,也不计较路途的远近、地方,亲自料理。有的病人腹部生疮,脓跑不出来,他就用嘴去把脓吮吸出来,而使病人痊愈。

有一天,他用驴子载经书,在路上遇到一位脚部受伤的宝暹法师躺在路旁,他把驴子让给宝暹法师骑,自己挑着经典步行。

遇到饥荒时,他就煮饭送给贫病的人吃,解下自己的衣服送给受冻的人穿,并且劝导他们念佛修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唐密阿阇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释一行,俗姓张,为巨鹿人氏。本名张遂,于嵩山皈依剃...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

医生的处方

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

【佛教词典】四无量

(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

【佛教词典】假和合

(术语)从因缘而假和合也。事物之存在,非实有。但为...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

一切又回到起点

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