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2018/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听闻,世尊行菩萨道时,有一世在无佛时代,既无贤人,也没有任何圣人出世。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光明”,乘坐着经调象师调伏的大象外出游观,在众多随从前后护卫的引导,及歌乐倡妓的舞乐环绕下,来到山中一处险难之处。此时,光明王所乘坐的大象,远远看见一头母象,顿时欲心炽盛,大声哮吼、狂放乱奔、如风吹云,完全不顾任何险阻,一心只想火速奔赴母象所在之处,以致险象环生。

随行在旁的调象师,立即使尽各种锐钩、刀斧砍向大象,都无法令大象停止狂奔的脚步。光明王非常惊怖,命令侍从用尽利钩、刀斧都不能禁止大象疯狂奔走,正如恶弟子不顺从师父一般。

大象急速地狂奔,光明王饱受惊恐,心生苦恼,以为必死无疑,随即说了一偈:

“如见虚空动,迅速捝诸方,皆悉而来聚,普见如轮动,

大地皆回转。其象走遂疾,譬如山急行,诸山如随之,

岩谷涧中河。诸树伤身体,王怖极苦恼,发愿求山神,

使我得安全。钩(登+斤)伤身体,欲盛不觉苦,象走转更疾,

喻如于暴风。棘刺钩(登+斤)身,并被山石伤,头发皆蓬乱,

尘土极坌污,衣服复散解,璎珞及环玔,破落悉堕地。”

此时,大王向身旁的调象师说道:“现在我的性命恐怕不保了。”又说一偈:“汝好勤方便,禁制令使住,我今如在秤,低昂堕死处。”

这时,调象师用尽全身力气,以钩拉、斧砍都无法制伏大象疯狂乱奔。因为知道自己无法调伏狂象,只能不停地叹息,露出惭愧羞耻的表情,泪水盈眶地将面孔避开,不敢和光明王相视,说道:“大王!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接着,说偈道:

“尽力诵象咒,古仙之所说,钩(登+斤)势力尽,都不可禁制。如人欲死时,咒术及妙药,越度必至死,良药所不救。”

此时,骑乘在狂象背上的光明王问:“我们现在落得此等地步,应该如何是好?”调象师向光明王禀告:“大王!眼前没有其他方法,唯有攀住树木了!”光明王一听,立即用手攀住附近的树木,悬于树上,大象立即往前狂奔,追逐母象而去。待大象离去之后,前后引导与随从们才陆续抵达光明王所在处,光明王便慢慢地走回军队。

事后,调象师沿着大象的足迹追逐,经过多日,终于找到大象,把它带回军中,来到光明王面前。光明王瞋怒地说道:“你先前说这头象已经驯服可以骑乘,为何用此狂象来欺骗我?”调象师合掌禀白大王:“这头象真的已经调伏、驯顺。大王,您若不相信,我现在就可以证明这头象确实被驯服的样子,让大王明白。”调象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烧烫的热铁丸,放在大象前面,命令大象将热铁丸吞下。

但是,光明王不想听调象师的解释,说道:“你说这头象已经调顺,那为什么还会狂放乱奔?”调象师长跪合掌回答:“大象此种疯狂乱奔,不是臣下所能调教。”光明王问:“究竟是什么样的过患,不是你所能调顺的?”调象师向国王禀白:“象有贪欲的心病,不是我所能调治。大王!这种心病即使用鞭杖捶打,或是以利钩、刀斧都没办法制伏,贪欲害心也是如此。”随即说了偈子:“欲为心毒箭,不知从何生?因何得增广?云何可得灭?”

光明王听闻贪欲不可治疗,又问:“这种贪欲病真的无法可治吗?”调象师回答:“这种贪欲之病,众生一旦染上,只能舍弃,无法可治。”言毕,即说一偈:

“当作诸方便,勤求断欲法,不知其至趣,怀精勤退还。

弃舍五所欲,出家修苦行,为断欲结故,应精勤修道。

或有恣五欲,言道足自断,若干种作行,望得远离欲。

如是等处处,望拔欲根本,欲林难可拔。人天阿修罗,

夜叉鸠槃茶,一切有生类,微细心欲罥,系缚诸众生,

回转有林中,无由能自拔。”

光明王听闻贪欲无法断除,心中更加疑惑,随即以偈问道:“无有能断灭,如此欲怨者,乃无有一人,能灭贪欲耶?人天中乃无,能灭此欲乎?”

调象师回答:“我辗转从他处听闻,唯有佛世尊,是世间人天的导师,具有大慈愍心,视一切众生悉皆如己子。世尊丈六金身,拥有庄严的三十二相好,具自然智,能知贪欲的生起及灭贪欲的因缘,以圆融无碍之心,悲愍一切众生。”

善根深厚的光明王,听闻诸佛大人有如此功德力,立即起身合掌,如尚未开敷的莲华,在大众前发大誓愿:“我将以正法统治、保护国土,并竭力行一切财布施。以此功德,愿我未来必定成佛,断除众生贪欲之患。”

因为什么因缘而说此事?是因众生不知贪欲之害,以及对治之法,因此说此修多罗经。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九·五三》

省思:

光明王悲悯众生不明真理,镇日汲汲营营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心中的贪欲犹如烈火炽燃,烧尽清明的智慧、浑浊了心水,看不清真相,正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因此,当光明王得知唯有佛法,能断众生贪欲之患,立即发大誓愿欲成佛以救拔众生,最终圆成佛道。佛恩浩瀚!愿力不思议!为佛弟子当勤精进,效仿诸佛菩萨精进愿行,认清贪欲乃众苦之源,降伏贪欲热恼,迈向清净、光明的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布施大众什么物品功德最大

问: 如何分别布施的物品? 答: 应布施众生所需物品...

动机决定施舍

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

修塔延寿

从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国王,曾有一位聪明的看相师傅为...

【推荐】娑婆世界有多苦,肿瘤医生亲历患病众生相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

【佛教词典】无信称名

(术语)无他力真实之信心,但口称念佛也。不信自己所...

【佛教词典】有漏禅

又作有漏定、世间禅。为“无漏禅”之对称。即有漏凡夫...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

可以睡在床上默念佛号吗

问: 晚上难入睡,或半夜醒了,睡在床上默念佛号,这合...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