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2019/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渡为生”,就是从事摆渡船这个行业,生活也过得十分艰苦。我们先看他的祖先如何积德。

有一年,福建建宁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河水暴涨,这条河是闽江的上游,一直流到福州直到出海。横流冲毁了两岸的民居,淹死的人都顺着洪水往下漂流。这时候,看人为义还是为利,那些摆渡的人家大多数趁机捞取货物,只有杨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对于水里面漂浮的那些货物、财物丝毫也没有捞取。

乡里人看到他们的作为,都说他们愚痴,救人有什么用?许许多多财物漂流在水上,谁捞到就是谁的。他们不要财物,完全救人,这是积德。

为什么行为上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人会怎么做,就看他的心以什么为重,以名利为重,就唯恐捞得不够多;以利他为重,一心就想着救人。当人被贪欲蒙蔽时,根本不会体会别人的痛苦,整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态。

所以,贪欲很坏,执着、贪执自身的利益,就不知道也不会去利他了。当时摆渡的人家每天都有很多进账,今天捞到木材,明天捞到家具,后天又捞到什么财宝,确实是发了一大笔横财。人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兴奋,但这只是愚痴的兴奋罢了。

杨荣家天天救人,不仅得不到利益,还要为别人付出。乡里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傻,摆在眼前的财物不要,反而付出!其实谁愚痴呢?以因果律来衡量,趁着灾难发横财,绝对会堕恶道,子孙后代也不会好,这样毁灭自己,一点智慧都没有。

所以,对因果愚痴的人,心态和行为整个都是颠倒的。在他们眼里,损害成了利益,利益成了损害。笑善人愚痴,实则自己才是天大的愚痴。

杨荣一家,暂时看只是付出,没得到什么利益,可是因果律不会错乱,因果建立在心上,心善救人,绝无损失,必定会在将来现前丰厚的福报。

杨荣家这样做才是有大智慧,为什么呢这真正是自、他二利,救人的同时大大增上了自己的福报,还能给子孙以余庆。如果人们能相信行善一本万利,一定都会抢着去救人,谁不求自己好呢?一本万利的事,谁不愿意做?遗憾的是,人们被业果愚障碍,希求的是安乐,做的却是痛苦的因。

不信三世因果的人,持的是一种断见。比如,杨荣的祖先救了人,当时并没有立即显现福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曾祖父、祖父都去世了,也没见到他们的后世和子孙的情况。这样见不到长远的结果、细微的变化,又不相信圣贤之言,当然无法了知缘起的规律。

一般人就认为,行善也没得到什么利益,恶人照样日子过得很好。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愚痴—业果愚,对人们的损害最大,被它障碍,一切通达缘起的智慧都不会产生,所有实现安乐的正道都无法趋入。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下至成办增上生的一分安乐,也需要具有因果正见,懂得这分安乐的因是什么,再去修积才能获得。像这样,无论想获得财富、地位、名声、相貌、眷属、长寿、事业、智慧,不论是自利,还是利益子孙、利益众生,无一不是从深信因果、修积正因而来。进而希求解脱,一定要了解并相信更深细的轮回,就是轮涅两重因果。

由此无误取舍,才可能进入解脱道。不懂因果,根本无门可入。如果求证无上菩提,更要了知大乘的因果,知道怎么发心、怎么修持是成佛之因,知道之后精进修集才会现前。所以,无论是十善业道、四谛十二缘起之道,还是六度之道,都要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建立。

不相信因果,所有向上的路都会封死,剩下只有下恶道了。教化众生,首先要从因果入手,帮助世人解脱执着没有三世因果的邪见束缚,否则是没有办法的。学好了因果,就会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不疑,业有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这样三种,哪怕十年没报,二十年、下一世或者多生之后绝对会报的。佛陀在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时,家里就逐渐富裕起来了。原先是普通人家,每天摆渡,赚钱也不多,生活十分辛苦。到了杨荣父亲这一代,越来越富裕了。这是以杨荣的事情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当时有神仙化为道人,告诉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有阴功,曾经救过很多人的性命,有阴功,子孙将来一定会贵显的,有一块风水很好的地,应该把祖坟葬在那里。他按神仙的指示埋葬(祖先),就是著名的白兔坟。

“阴功”是有高利润的,潜藏得深,报得就厚。如果当时送旌旗,送奖状,大面积宣传,以这种名誉就会让福德损耗。他当时默默无闻,所以后面很发达。

后来生下杨荣,“弱冠登第”。“弱冠”是20岁。20 岁就考取进士,官一直做到三公中的少师。皇帝对他非常感恩,追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为少师。杨少师的后代子孙都很贵显。到了袁了凡居士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明朝的时候,杨荣家里还有很多的贤人,代代都有贤人,这是祖宗之积德。

世上有人贵显、有人贫贱,有人顺利、有人坎坷,如果不懂缘起,怎么想得通呢?懂缘起,就知道这样显现才合理,祖先福德深厚,决定后代显贵。肥沃的土地才能长好庄稼。缘起不虚,势所必然!

把杨少师家的子孙和那些不义之家的子孙比较一下,就会知道因果真实不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发家不是以违反因果、造恶取巧能发达的。一个人的眼光短浅,做事的方式也会很下劣。现在有些人的想法就很不好,管什么子孙后代,自己能享受就好,反正几十年就死了,至于子孙后代,管他有没有好的空气,有没有好的水,管它什么沙漠化。只要眼前能有钱、能享受,什么都不管、不顾。这是非常不好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印刷厂老板不印邪淫书籍的善报

台湾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

可怕的黄金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佛教词典】悲

云何为悲?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

【佛教词典】善自他宗

【善自他宗】 p1142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善自他宗者:...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问: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衍慈法师答: 你问的是...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看人面相,不如看人思想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个理论叫...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