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伐树撅根的故事

宏海法师  2019/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伐树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在一个很漂亮的花园里边,有一个守这个园子的人。突然有一天这个园子里边生了一颗很茁壮的树,长得很快。而且这个上面的树荫越来越大,很茂密。

那么很多人就到了园子里走累了,在这个树下来乘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也有,觉得在下面特别凉爽,特别舒服。但是殊不知这棵树它有毒,后来慢慢才知道它是一棵剧毒无比的树,凡是在它树下受过这个凉爽快意的呢,要么就是腰酸背痛,要么就是头痛欲裂,甚至有的当场就闷厥死亡的也有。

这个守园人一看以后,说发现这是颗毒树,怎么办呢,那就把它给砍掉吧。好,他把这个树呢砍一次就跟割韭菜一样,那个毒树还长得很快,继续又长起来了,每砍一次它又长一回,越来越茂密。甚至他这个守园人自己的六亲眷属,最亲近的人也抵挡不过这个园子里面毒树的诱惑,都在这下面来乘凉,来野餐,都中这个剧毒。在这样的情况下呢,这个守园人就非常的懊恼,无奈,他就离开这个园子到其他地方去行走,碰到一位智者,也就是佛陀的弟子罗汉。

这个智者就问说,你为什么这样的烦恼。他说我这个树也砍怎么也砍不断,它又长起来了。智者就说了,说你不应该伐树是伐它的表面,你想把这个毒树给除去,要连根把它撅起来。否则的话虽然你砍的时候好像出现了效果,过段时间还是依然如故。

这就比喻说我们每一个凡夫俗子,在这个娑婆世界里边,每天都是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贪嗔痴的发挥。那么这个守园人倒是听明白这个智者教导他的法义了。哦,他明白了,原来应该回去什么呢,把这个毒树要连根挖掉。可是呢,在往园子往回走的时候一路他生起了恐怖心,为什么。

哎呀,他就觉得说,我要是把这个树连根拔掉了,以后会不会还有人来,在这个林子里来游玩,到园子里面。那么假如果我把这个树连根拔掉的话,自己会不会因此受到国王的迁怒,把自己绳之以法呢。或者把树挖掉以后,国王还让不让他继续守这个园子。他就越想越害怕,最后就生起了不想把这个树连根拔起的念头。

大家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平移过来,对照自己的内心,特别是作为一个求解脱学修佛法的人而言,厌离心,出离心,也就是出这个生死苦海,三界火宅,是最根本的上道之处。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泛泛的号称学佛,也在泛泛的坚持修行。甚至更多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修的不错了,就跟我们不断的把自己的烦恼砍这个树一样,好像它长出来了,退了,我们再把它砍掉了,又进了。进退进退之间呢,永远没有从根上去动这个心。所以为什么说,一念放下才能万般自在,就是彻底放下了,你才能真正得到心的解脱。但凡我们有一思一念的依托在这个世界的情景中,生活里,那么你的这个心的毒树的这个根呢,还深深的扎在那儿,潜藏在那儿,它依然还会长出来。

那我们又讲到说,念佛的人修净土为什么说要厌离娑婆,要舍弃现前的这种所有我们的习以为常,久久养成的对这儿的依赖性。所以真正说求生极乐世界的一个人呢,就如同把这个树一样,要连根拔起,不要害怕。我们也会像这个守园人一样,害怕自己,虽然天天求解脱,真正可能解脱来的时候我们很恐怖,害怕自己的得失,害怕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被这个完全给清除。这是我们太久的生死轮回中依赖性久久养成的这样一个惯性依止,实际上依止的是烦恼。

那我们现在就是,像这位智者就代表佛陀和弟子一样,告诉我们真正的要修持这个解脱道,那必须从自己的烦恼贪嗔痴上要把它连根拔起。只有连根拔起了,才能叫一个修行上道的行者。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

新参四问

一日,一名年轻的学僧前来参问大珠慧海禅师,学僧一见...

误会是这样产生的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兜率说法 观缘下生 圣善慧菩萨功行圆满,住兜率天内...

【佛教词典】四种起首时

(名数)一,息灾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

【佛教词典】五髻

(术语)表金刚界之五智。儿文殊,矜羯罗童子等之头上...

坐禅的三个阶段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 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

姨父与鸽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几乎没有...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么这个地方的因缘观强调对治,对治我们的爱取跟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