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净界法师  2023/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说,我们众生本具的妙觉……这个“妙觉”,蕅益大师解释是寂而常照,强调的是如如智,众生本具的如如智。“明圆”是指的照而常寂,是众生本具的如如理。这个如如理跟如如智,本来是圆满,本来是具足,而不假修德,是本来具足的。这个妄想既然称为虚妄的妄想,它怎么有原因呢?假设妄想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又怎么能够称为妄呢?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九法界轮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误导。如果妄想有实体,那就糟糕了,凡夫永远是凡夫,阿罗汉一辈子就做阿罗汉,菩萨你就永远做菩萨。你没有改变的机会,因为妄想是有实体的,你不能够解脱它的,你改变不了它的。这个地方是说达妄本空,是说妄想是没有实体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观照,把它“啪”照破以后,你就醒过来了。

这以下佛陀就开示说,为什么妄想是没有实体。看第二段跟第三段。

自诸妄想辗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佛陀讲到妄想的作用,它的作用也是很可怕的。先讲它的作用的可怕。说凡夫因为有这个妄想,然后产生一种辗转的作用,而产生了三细六粗,才有所谓的三界六道轮回的果报。

为什么会有三界呢?为什么会有地狱呢?其实就是我们过去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这个创造出来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会产生一种辗转的力量。辗转的力量就是所谓的“从迷积迷”。因为我们过去打的某一种妄想,今生就出现了这样的果报,而我们对这个果报又产生同样的妄想,又会产生来生的果报,这个就是“从迷积迷”。

本来是因为过去的迷而产生现在的果报,那么现在的果报又产生现在的迷,又产生未来的果报,这样子就造成一种轮回的相续的力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尘点劫。现在听到佛陀发明这个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道理,我们还是不敢去回光返照,还是不敢去直下承当。好像说还是离不开妄想,这是一种习惯,辗转的一种力量。

这个地方是讲到,妄想的作用的确在我们心中是很强大的,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推荐】持诵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

【佛教词典】疾得成佛

谓不须累劫修习,而能速得成佛。此系华严宗之说。华严...

【佛教词典】击擽他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以指指比丘亦提,五指指...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时刻自我「观心」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