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印宏法师  2019/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一声声佛号,简单的重复,从量变到质变。

在古德寺有一位叫慧成的比丘尼师父,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香灯师父。这位师父说:“我有幸做佛菩萨的侍者,我一定要好好地做这个侍者”。

她边做香灯(寺院殿堂负责香火,卫生等),边念佛,干活修行两不误。她从十六岁出家,直到八十六岁,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香灯。

有师父问她,“您累不累呢?”

她笑着说“不累,为佛菩萨做侍者怎么会累呢?”

再问:“您去极乐世界后还来吗?”

答:“还来。”

问:“再来做什么呢?”

答:“别人都发愿再来做法师,我就来做香灯,护持佛法。”

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位香灯师父的故事。

太舒服,就会留恋世间

慧成师父往生了。往生后面带笑容,栩栩如生,安详地躺在那里。这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得在刚出家时,严寒的一个腊月,凌晨二点,我因胃疼,折磨得不能入睡,就披衣起床,到楼下去绕佛。

一位老师父坐在沙发上默持阿弥陀佛名号,看到那端庄慈祥的面目和一心专注地神情,我就绕道而行。

不料,脚下一滑,惊动了老师父,老师父眼睛微张,我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打扰您老的修行!”

老师父却笑眯眯地说:“没关系。你起这么早干什么呢?”

我如实地回答。随即问她老人家,“寒冬腊月,天这么冷,这么早起来念佛不冷吗?”

“天天如此,已习惯成自然了,不然定的佛号功课就不能完成了。”她说。

我又问:“天气寒冷,坐在床上念佛不是一样吗?何必非要起来挨冻?”

“坐在床上念佛是可以,但是人往往会被环境所转,太舒服了,就会留恋世间,生不起出离心。让身体受点苦,才能真正生起厌离娑婆之苦,愿生极乐之心。”她说。

做事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做事

我们一老一小说着话,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开静时间。她将开静板敲了几通,啪,啪,啪……(号令大众师父起床的信号),就步履蹒跚地到大殿,拨亮油灯,点亮蜡烛,端着净水杯、盘子,在每尊佛、菩萨像前供上一杯净水。

边做这些事的时候边念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步一句阿弥陀佛。供完水,接着上香也是如此。

我在大殿外,远远地眺望,看到老师父独自穿梭在殿内,做完了一桩又一桩,没有私毫倦怠之意。

老法师的面容是那样祥和慈悲,让我忘了痛苦,生起效仿之心。香灯师父做完这一切,大众师父们才排班进入大殿做早课。

过完早后,老师父拿上清洁工具,到处打扫灰尘,擦洗玻璃,擦拭佛像,保持殿堂的清洁庄严。事情做完后,就坐在殿堂侧门边专心念佛,香客来上香,她老人家又去招呼香客,教他们如理如法的上香礼佛。

在文革期间,出家人被强迫参加工作,老人家参加社会工作后,都没有间断修行,下班后回到寺院,都偷偷地精进拜佛、念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尽职尽责的做着香灯。

常住看她年事已高,行动吃力,就请她退居二线,一心念佛,安享晚年。她坚持不肯,说:“我做事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做事,现在还能做,就让我多培一点福报,以作净土资粮。不然将福报耗损掉,障碍往生。”

常住遂满她的愿。她就这样以服务众生的心,一直做到不能迈下床沿,才放下香灯职务。

这位香灯师父把佛陀的教导融入到自己行住坐卧中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为别人考虑,以平等心,尊重心对待每一个众生,抹平自我,没有一点点贡高我慢。

临终前,念佛从未间断

老师父在晚年,病魔缠身,还坚持惜福原则,不肯要人服侍,自己克服困难照料自己。到临终前几天,实在不能行动,才勉强接受人的料理。同时,念佛从未间断,并且更加精进持佛名号。

在疼痛难忍时,就咬紧牙关高声称念佛号,以愿力抵过业力,不去想身体的疼痛。我们问她信愿是否坚固,她肯定地回答说:“唯一是求,别无二念。”

在临终那天,寺院安排师父轮流助念,她开始时,还随着佛号声大声称念,慢慢气力衰退,就一呼一吸地跟着佛号声念,时不时还合掌瞻仰阿弥陀佛像,作礼拜状,直到呼吸停止,含笑往生。

往生时,是一九九九年农历五月,天气很热,那时寺院还没有空调,常住本打算只将遗体停放三天,后来一位居士特别发心为她买了一台空调,这样就停放到第七天,面貌还很庄严,身体柔软,嘴唇红润,更为殊胜的是还长出新的黑眉毛。

这件事当时在场的人都是亲眼见到的。见到的人都欷歔赞叹,无限欢喜,不停地念阿弥陀佛,给他们增长极大信心。

香灯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德行风范一直激励着我们后学者,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她老人家是我们后学者的楷模。

一步一句阿弥陀,一步就是一莲花

记得她老人家对我们讲她出家的因缘,她对我们讲到:她是从小定的娃娃亲,到了十六岁,她父亲要把她送到男家,她不愿意成家,整天闷闷不乐。

一天,她坐在门边仰望天空发呆,有一位老婆婆从门前经过,见她愁忧烦恼的样子,问她为何不乐?她答:不愿做红尘之人。

随后问老婆婆从哪里来?老婆婆答:从寺院进香而来。她一听,心境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立志出家。因此,急向老婆婆打听寺院的方向,地址。

一天,趁家里人不备,偷偷跑出,到离家几十里路外的一家寺院出家,披剃落发。

这段因缘,依我们现在看来,应该是她老人家善根深厚,所以在危难时,感得佛菩萨来度化出家。

老人家出家后,精勤办道,拜《法华经》三年,后来专修净土。一生持戒精严,从不跟人散心杂话,闲聊家常,别人找她说闲话,她笑笑,也不搭话,只管自己念佛。

老人家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敢胡乱猜测,但老人家一生的行持,却正是一位菩萨应化在人间给我们的示现,我们一定要象老香灯师父一样,做一位脚踏实地地实修者,一步一句阿弥陀,一步就是一莲花,才不枉费暇满人身,以期将来像她那样脱离生死,往生净土。

一直以来都想将这位香灯师的故事与人分享,这次正好借着湖北省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将她老人家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蔗汁灌蔗

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儿女。可...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

【佛教词典】青显

【青显】 p0804   集异门论十九卷三页云:青显者:谓...

【佛教词典】无价驮婆

(杂语)驮婆者梵语,译曰奴,为人使役而不取佣资之奴...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各宗要略——华严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