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202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举世无双,家产丰饶,富裕多宝。

有一天,他在禅坐时,悟到诸法无常,世间没有永远不变的人、事、物。他观察家中的男女眷属,犹如拖着躯壳行动的死人,无一值得牵念;再看看自己的形体,与坟墓里的死尸没什么不同,于是下座,并且说:“深重的愚迷烦恼,令人无法分别真与幻。”夜输有了这种体悟,决定离家求道。

于是夜输不告而别,独自出城。在江边,他脱掉了价值上万又华丽的琉璃靴后,渡江并快速地前往世尊所居之处。

夜输见到世尊后,顶礼世尊,然后站立一旁,向世尊禀白:“世尊啊!世间无常,无有永恒不变者;万事万物都在千变万化中,不可依靠。我今归依于佛,欲求无为安乐之处。”佛告诉夜输:“善哉!善哉!善男子!圣贤教理甚深宽广,恢弘无尽,正是你所乐求之道。”夜输听闻如来教示,内心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世尊渐为说法,反覆为他说明布施、持戒、念天等义理;又为说明欲爱、烦恼是成道的障碍,当离欲并修不净观。夜输听闻世尊的开示,当下即漏尽所有尘垢,得法眼净,得以观见诸法真理而无障碍。此时,了悟佛法的夜输离座而起,再次诚敬顶礼世尊,并白言:“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世尊!请允许我随佛出家学道。”

佛告诉夜输:“善来比丘!”夜输当下须发自落,法服自然披身,夜输比丘继续听闻佛说法,即证阿罗汉道。

此时,夜输家中的父母、兄弟、亲眷及男女仆人,都在找寻夜输,他们备妥车驾、象马,寻迹一路找到江边,看见了夜输的琉璃靴。他的父亲心想:“我子必定是在此脱了这价值不菲的琉璃靴,渡江到对岸去,我也要渡江继续寻找。”

于是,一群人渡江至对岸,远远地就看见世尊身上散发的光芒。他们循着光明,到了世尊所在之处,顶礼世尊后,恭敬地禀白:“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世尊!您可曾见过夜输童子到这里来吗?”这时候,佛以神通将夜输比丘隐身,使其父看不到。

佛告诉长者:“你现在想找到你的儿子,不如先找到你自己吧!你且坐下,我为你讲授法要。”长者坐了下来,佛陀为其说法,长者于闻法时,即于座上漏尽尘垢、烦恼,得法眼净。

于是,世尊舍三昧神通,使长者看见夜输比丘,长者对夜输比丘说:“你赶紧回家吧!你母亲忧愁哀伤,担心你离家不归。”佛告诉长者:“不!长者!千万不可如此说。为什么?譬如修行之人,仍在修道、断惑,虽知教义,但尚未断尽爱欲烦恼;而后,修行成就解脱一切烦恼,无惑可断,亦无可学,道业成就,得阿罗汉;如果再让此人回过头去修习之前的法,长者!你认为如何呢?”

长者回答:“世尊!已经无此必要了。”佛陀告诉长者:“如今,你的儿子已无所住着,漏尽一切烦恼,证无学之阿罗汉。长者!你要知道,夜输比丘既已证得无欲、无求、无著的阿罗汉果,怎么还要他再返家去薰习五欲呢?”

长者听了世尊这番开示,知道儿子已得证圣果,发自内心地欢喜与赞叹,立即起身,五体投地顶礼夜输尊者,并皈依世尊及世尊教法,誓愿永不着五欲之染。

此时,世尊即为长者说此偈:

“弃身无猗,不诵异言,两行以除,是谓梵志。今世行净,后世无秽,无习无舍,是谓梵志。”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第二十九·梵志品第三十四》

省思:

故事中的夜输因体悟无常,故而离家求道,听闻佛陀的开示,尽诸有漏,证阿罗汉果,得寂静安乐。然父母爱子,无片刻休歇,长者为了寻找夜输,不辞辛劳渡江寻儿;殊不知当无常到来,各自随业而往,纵使父子不能相代,故佛陀点拨长者“汝今求子,不如自求。”想找到儿子,不如先找到自己。生命无常,即使至亲眷属,终有别离之日,因此唯有在因上努力,以清净身口意,破除惑业苦的轮回,契悟不生不灭的真心,才是人生安隐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

一个菩萨的心,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贤母才能培养贤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众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国...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固执的青蛙

两只比邻而居的青蛙,一只住在深水池里,不容易被人瞧...

孝心只需三分钟

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

【佛教词典】心佛

(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

【佛教词典】遮那果德

(术语)果德者,佛果德用之义,换言之,则遮那佛所具...

最适合嗔恨心强的对治佛号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

以金刚慧断烦恼

今天接着讲《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大师说:...

临终神识失控,如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