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2020/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种种语言,没有证真实的涅槃,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言语是三苦的根本,唯有真实的智慧,都能灭此三苦之因,叫灭苦因,真实就是唯有真实智慧,灭就是才能灭这个三苦之因。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修行,修了三五年,如果你的烦恼越来越少,你的智慧越来越开,肚量越来越大,那么你走对路了,因为你可以灭掉那个苦的因。如果你在修学佛道里面你会发现我好像计较心、嗔恨心越来越重了,好像分别心越来越强,这就表示你只会诵经念佛,你不得力,就表示你走错路,因为你没有开智慧。

换句话说,师父今天讲解这个经典,这样辛苦的讲解,是希望你在临命终的时候,做得了主,修行是点滴的功夫,简单讲你今天没有办法掌握情绪,就表示你临命终没有什么希望,所以说师父我能往生吗?那还得问你自己你现在还烦恼吗?

烦恼就表示你心中还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你修学佛道三五年,你的计较心有摆平吗?摆平了,还有一点,你以前所痛恨的那个人,你有没有转过来感恩他呢?因为他示现这个逆境,你以前很痛恨他,结果他让你转向,悟得到真正的道理,平等心。

原来爱跟恨都是妄想的产物,你趋向于圣道,是因为你以前恨他,现在真的不恨他,那么你心中只有真实的佛的智慧,这个你临命终有希望,要往生净土绝对有希望,你临命终不百般计较了。如果你现在也一样百般计较,过着烦烦恼恼的生活,或者是说偶尔会动一下念,那表示你的临命终还没有把握,因为临命终要伏惑,修净土的人临命终要伏惑。

所以,你必须把放下变成一种很自然的功课。相放下;生灭,绝对不著于生灭见,它是相吗?是的,放下。是因缘生的法吗?因缘生的法就是如梦幻泡影,放下,欸!当你很烦恼的时候,背一下经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个是相吗?对!色、声、香、味、触、法,这是相吗?对!相放下,如果有人诽谤你批评你,这是什么?这音声相,音声相是什么?是生灭法,那就是放下了。

你能这样子,只要是生灭的东西,我一定不把它掉进去生灭见,生灭见是世论,那么你这样自我期许,自我检视。我告诉你:你今天受到的委屈,你临命终赢得了极乐世界,今天什么都输,没有关系。别人很威风,威风得不得了,那没有关系,让他自威风去。

我们今天全输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赢是要赢得极乐世界,你跟他赢那个哪有用,对不对?你跟你的老公争得面红耳赤,你赢什么?赢得一肚子气。

欸!现在你的身旁的人,再怎么样侮辱你、批评你,怎样?我们自我检讨,自我检视,欸!是不是你那个心境,真的伏得住了,讲话比较没有那么毒了,现在台湾是什么都毒,食衣住行没有一样不毒,是不是?欸!以前讲话,不开口则已,一开口的话,对方一定死于无形,我一开口,就一定让他死得很惨,现在我们这一只毒舌,不是那一只毒蛇,是这一只毒舌,有没有稍微收敛一下啊,这收敛更多,我从此以后说柔软语,柔软心,要变,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其实现在的一举一动,一个造作,统统影响到你临命终。

所以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因为我们背诵经典,若一日到七日,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们就认为往生极乐世界是临命终的事,事实上临命终这一条路,是由平常点滴的功夫铺成的,铺成的。

喔!所以我们就知道,柔软心、柔软语、柔软腰,还有柔软的态度,待人处世,总是这样子,受到委屈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目标是锁定在极乐世界,你要先享有安详的心,我现在情绪稳得住,临命终绝对有希望。你现在情绪稳不住,对不对?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说,有时候看到那一个不如法的,或者是那个,哎呀!那个人的动作怎么样?有时候大呼小叫的,我们稍微改变一下。师父!习气很难断啊。这个叫做修行,习气那么好断的话,那就大家都成佛了。

所以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灭此三苦的因。简单讲,佛法不是说说而已,言语是三苦之本,佛法不是说说而已,言语会让虚妄地计著,没有办法证得真实的涅槃性,没办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

【佛学漫画】根本业

不二问禅师父,师父,以我们修行人念经等的功德力量,...

【佛教词典】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

【佛教词典】智者于缘起善巧

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缘起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支缘...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

扫除尘垢得解脱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供养佛的时候,那是法供养最。香花灯涂果啊,茶食宝珠...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