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比丘尼现身变

2021/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行事凶恶,不务正业,城人深以为患,充满担忧。这群凶恶之徒,行为暴虐,结伙为伴,共行奸恶逆乱之事,官府想方设法要捉拿他们,但总是被他们逃离,无法捕获。

当时,拘萨国内有诸多比丘尼,一起游化各处,在树下精进禅坐,思惟正道,安住正念。在比丘尼众中,智慧第一的是差摩比丘尼,神足通第一的是莲华鲜比丘尼,各各具足德行,威仪巍巍。

一日,那群凶恶之徒遥见比丘尼们,心生歹念,意图侵犯。比丘尼们知道他们已生恶念,悲愍他们的愚痴,为救护之,于是取出双眼,置于手掌中,然后问恶徒们:“你们所喜爱的,无非是我的容颜,现在我两眼无珠,还喜爱吗?”继而示现肠、胃等体内五脏,以及手、脚异处,再问:“你们所喜爱的身体还存在吗?”

看见眼前情景,这群恶徒深感恐惧,当下体悟到世间无常,一己之身只是暂时寄居三界,色身是五蕴假合幻化而成,里面尽是骨、血等不净之物,实不值得贪爱。于是立刻向比丘尼们顶礼、忏罪悔过:“我们的行为有失检点,悖逆无义,请接受我们的忏悔,愿能舍除此恶殃。”恶徒们改过向善,长跪合掌,诚心受持五戒。

随后,比丘尼们将这群恶徒带至佛处,他们顶礼佛后,深深自责所犯的罪业:“我们盲冥无知,长久以来迷惑颠倒,作恶多端,不知未来将世世受苦报。今日蒙大圣比丘尼垂恩救济,示现身体无常幻化,使我们知所悔悟。我们真诚忏悔,期望罪业得以减轻;我们发愿出家修行,期能趣近无为。”

佛告诉他们:“善哉!你们真诚忏悔,发愿修行,已远离恶道,并且你们的道业将有所成就,就如同树般茁壮,果实繁茂。”听闻佛的祝愿,这群人非常欢喜,一心求作沙门。佛慈悲应允,告诉他们:“正心为本。”出家修行后,众人守护诸根,祸殃永除,五盖不存,三毒消灭,道业成就,永断生死,神通自然。他们深深感念佛慈悲救济之大恩德。

典故摘自:《生经·卷第四·佛说比丘尼现变经第四十三》

省思:

公案中,原本凶恶之徒得比丘尼众善巧度化,改过迁善;蒙佛教化,出家修行,得证道果。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行平等,悲悯救济一切众生。经云:“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不惮改,真诚悔过,勤修诸善,必能远离恶殃。若能进一步修行圣道,必能进趋无为,成就涅槃解脱圣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三圣都指归净土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

八岁论师的舍利弗尊者

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

时间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斯利姆是谁?恐怕许多人对这个人的还很陌生。如果我这...

【佛教词典】佛顶

梵语 buddho?nīsa,或 usnīsa(音译作嗢瑟尼沙、乌瑟...

【佛教词典】三部

1、胎藏界的曼荼罗分佛部、莲华部和金刚部等三部。  ...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了解17种素食「真相」

我们都知道经常吃素可以少疾病多健康,吃素也是有讲究...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