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水譬喻七种人

2022/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们:“我将以水为喻,为你们说明七种人,你们当用心谛听,善加思惟。”比丘们恭敬回答:“如是,世尊!”

佛陀接着开示道:“第一种人恒常没溺于水中。什么样的人会如此?行种种不善、恶法缠身之人,将来罪业果熟,便要堕入地狱中受苦,无可救拔;这就是恒常沉溺水中之人。

第二种人从水中冒出头后,又会再度沉没。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够相信善法,有惭愧心,唯信心薄弱,仅修少许善法。这样的人只能短暂从水中冒出头来,之后又会再度沉溺水中。

第三种人能够浮出水面,环顾四方。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够相信善法,有惭愧心、勇猛心,对于所造诸不善法,皆知惭知愧而不敢复造。这样的贤者,就能从水中冒出头,而不再沉没。

第四种人能够完全出离水面。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修道,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种烦恼,证初果须陀洹,不会再退转堕入恶道,于天上人间往返七次受生后,当证阿罗汉果。这就是能真正离开水面,不会再沉溺之人。

第五种人已出离水面,将要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不仅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种烦恼,而且贪欲、瞋恚、愚痴烦恼淡薄,证二果斯陀含,于天上人间往返一次受生后,即证阿罗汉果而得解脱。这就是已出水面、正在通往解脱彼岸之人。

第六种人已经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断除贪欲、瞋恚、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五种烦恼,成就三果阿那含,寿终后将生色界、无色界,于彼漏尽烦恼、证阿罗汉果而般涅槃,不会再来欲界受生。这就是已从水中出离、到达解脱彼岸之人。

第七种人已经登上解脱的彼岸,且能于岸上清净安立。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漏尽烦恼,得成无漏圣道,成就心解脱、慧解脱──此心离于贪爱系缚、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而得解脱,且成就禅定、证得神通,彻底断除生死的根本,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会再来受生。这样的圣者,就是已登上解脱彼岸、且能于彼岸安立之人。

比丘们!我以水为喻来说明七种人,这是诸佛如来以大慈悲心为声闻弟子所说,希望弟子们都能获得安隐,度生死海。你们应闲居静处,或在树下、或在空处,静心禅坐,勿有懈怠。若不勤加精进,将来必致忧悔。这是我对你们的教诲。”

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碱水喻经》

省思:

故事中,佛陀以水喻生死大海,而七种人则分别对应由凡至圣的七种层次。众生迷惑不觉,在生死海中沉沦没溺;或虽知善法而不能勤行,仍于苦海中载沉载浮、头出头没。若能深信佛法,具足惭愧,以勇猛心精进行道,渐次断除烦恼,必能出生死苦海,登涅槃彼岸。为佛弟子,当谨遵佛陀的教诲,修善断恶,除灭烦恼,如是精进坚持到底,必能了生死、证涅槃,得究竟解脱、真实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一般的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有点发烧啦,有点疼...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化愤怒为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

【佛教词典】轨生物解

(术语)释法之字而言,法者善为人之轨范,有使对物生...

【佛教词典】大板

(物名)鸣板之大者。禅林库司前之板曰大板。以其制比...

荷花与污泥

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

「十念法」念佛仪轨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