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语言上要尽量忍耐,不要骂人

妙境法师  2024/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语言上要尽量忍耐,不要骂人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的本师释迦牟佛,昼三时、夜三时,常常入定观察可度化的众生,有众生可以度化,佛就去度化他。有神通的阿罗汉也是这样子,舍利弗尊者也是,昼三时、夜三时,他常常入定观察可度化的众生。这一天舍利弗尊者入定,就观察到、发觉一件事。什么事呢?

就是有很多商人(做生意的商人)在一起,到遥远的地方去做生意,去的时候带了一条狗。中途的时候,这条狗就把商人带来的肉吃掉了(偷吃掉了)。这商人发觉这件事就火了,就把这条狗的腿打断了,就弃在旷野里不管了,就走了。所以畜生就是苦!畜生的生活很苦。这个狗,腿被打断了,弃在旷野里,当然也没有东西吃了,就是在那里挨饿,心里面也很烦恼。

舍利弗尊者入定,就看见这个狗是可度化的,那么舍利弗尊者就是托钵去乞食,乞了食以后,乘着神通,一下子就到这狗这个地方来,就给它东西吃。这个狗很饥饿、很苦恼,忽然间有饮食可以吃,心情很快乐。舍利弗尊者这个时候就为它说佛法,开导它。开导完了,这个狗也就是命尽了,就死掉了。舍利弗尊者入定一看,它往生到什么地方呢?就生在舍卫国一个大婆罗门家给他作儿去了,转成人了。这个儿到时候就出胎了,就是小孩子了。

舍利弗尊者这一天就来了,到这儿来,见到这个父亲(这个婆罗门)。婆罗门就说:“阿阇梨!你怎么一个人来来去去,没有收徒弟吗?”舍利弗尊者说:“是的,我没有收徒弟,你有没有小孩可以给我作沙弥,给我作徒弟?”“我有个小孩还小,等他到过几年的时候给你作徒弟。”舍利弗尊者说:“好。”就走了。

等到小孩到了七岁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来了,就对这个婆罗门说:“你七年前的时候,你同我说,你的小孩还小,不能作沙弥。现在七岁了,可以吧?”说:“好,好,我以前是说过,我没有忘。”就是送给舍利弗尊者作沙弥。舍利弗尊者就给他说法;用功修行,一下子得阿罗汉果!七岁的小孩子得阿罗汉果,这也很希奇的事情!

阿难尊者就问佛:“说是这个小孩得了阿罗汉果”,名字叫做均提(均提沙弥)。得了阿罗汉果,但是不能受比丘戒,因为还年轻。阿难尊者就问佛,“这个小孩七岁,舍利弗尊者的教导,这么小就得阿罗汉果。他种了什么善根?他宿世是什么回事情呢?”佛说:“他宿世是一条狗!”所以我们人,不要说人,对狗都不要轻视,何况是人,不要轻视!“这条狗(怎么怎么样)由舍利弗尊者的救护,后来投生人了,出家得阿罗汉果。”说是:“狗怎么能投生人,得阿罗汉果呢?”

佛说:在迦叶佛时代,人寿两万岁左右那个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佛出现世间,就是迦叶佛。迦叶佛当然也是有很多出家的弟子,当然大家都是用功修行,在禅堂里面坐禅。其中也是一样有做维那的。其中有一位老比丘坐禅的时候,他就发出来声音。年轻人或者是年纪大的人,有人喉咙好、有的人喉咙不好,但是这个老比丘喉咙不是那么好听,但是他也发出来声音打人间岔。那么这个做维那的这个年轻的比丘,就对这个老比丘说:“你发出这个声音,还不如狗吠!”就是这样子骂他。

因为这个年轻的比丘(做维那这个比丘)是个凡夫比丘,所以不如意的事情就烦恼了,就失掉了正念,烦恼一动了就是骂人。这个老比丘说:“你骂我不如狗吠,我知道我是谁?”说:“我知道你是个老比丘嘛。”“我是阿罗汉!你可以骂我是狗?”他是修行成功的大阿罗汉(是圣人)!你骂凡夫都不应该,何况骂圣人!骂圣人,又骂是狗!这一说,这个年轻比丘就害怕了,就向这个老比丘忏悔。因为他骂阿罗汉是狗,他忏悔了,所以没堕地狱,就五百世做狗!但是他在迦叶佛时代出过家、修行过,所以现在能够遇见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能拜舍利弗尊者作师父,有阿罗汉师父的教导,所以他能得阿罗汉果。

所以从这个故事上看,你能在佛法上栽培善根,也不徒劳,你将来能遇见佛、遇见阿罗汉、能得圣道!你在佛法里面你造罪,你骂阿罗汉,也不徒劳,将来作狗!

所以从这些事情上,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数是由语言上引起纠纷,多数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在语言上要注意,尽量忍耐一点,不要骂人!不要骂人,你忍耐一点,将来就会好一点。骂人是不得了!就是骂凡夫也是不好。

栽培善根,就算是没得无生法忍、没得初果,将来也容易得圣道。栽培善根,我们说修福也是善根、修慧也是善根,也应该栽培福、也应该栽培慧,将来就容易得圣道,容易遇见佛出世,容易得圣道。

我们从《阿含经》上看、从《般若经》、从很多的经上看,得圣道很容易!就是听佛说法,说《阿含经》,那一部经我看不需要一刻钟就说完了──哦,就有人得圣道!为什么那么容易呢?就是以前栽培善根了!我们坐这里修禅定,修了很久也不得定,我们修四念处,也可能修了一百天了也没得到消息,就是以前的善根不强;以前栽培的善根不太强,所以现在修行的时候就缓慢!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地栽培善根,把世间上的这些五欲的事情减轻一点、放下一点。不要说“我放不下!”我们现在学校读书,常说这价值观,世间上这些色声香味触的事情的价值有多少?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价值有多少?你算一算、你比量比量,这个菩提心就会生起来,这个道心就容易发起来,栽培善根就会容易一点。

在《楞伽经》上有一个偈:“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涅槃”就是佛、一切圣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涅槃。涅槃这个地方是“离心意”,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所能想得到的,你想不上来那种境界。“唯此一法实”,世、出世间一切法,唯独涅槃这一法是最靠得住的,是不可破坏的,是真实不虚的。

“观世悉虚妄”,观察世间上的荣华富贵、色声香味触这些五欲的境界,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容易破坏的,都是无常的,都是靠不住的。“如幻梦芭蕉”,就像那个“幻”术变化的事情似的;“梦”,像梦里面的境界,都是不真实,一醒梦就没有了;如“芭蕉”似的,不真实,很容易就破坏了。

所以从经论上的法语来看,我们应该要求自己得涅槃!就是修学圣道,把世间上的事情看轻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佛学漫画】弥勒佛

弥勒佛...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

【佛教词典】实

真实不灭之义。含有永久、究极之意味。为“权”之对称...

【佛教词典】双身毗沙门

(天名)日本台密所传四种毗沙门之一。毗沙门天与吉祥...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引导语: 生气会带来什么危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推荐】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

承受果报时要无所住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

机智无私的老人

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

从果找到因才能治好病

比方说,有一些人喜欢吃很油腻的食物,久而久之,血管...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