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大安法师  2021/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缘起法的层面去谈的。如果在体性上来说,也没有这个因果的。但是,佛法是谈体性,谈理,一定要谈事,理和事要双备,不能执理废事,所以在事相上要“深信因果”。

这深信因果就是深信世间和出世间两种因果。这两种因果,在世间行善就能够得安乐,造恶就会导致痛苦,这种因果法则真实不虚;出世间法,也是修戒定慧,才能息灭贪瞋痴,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出离生死。

对这些不加一点怀疑,不加诽谤。如果对因果不相信,有怀疑,那就构不成福德之行了。那世间的人天福报的,尚且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呢?

所以,一个净业行人必须深信因果。但是很多人还是口头上而已。如果真的深信因果,他的畏惧心就会生起来,他的那种自律的精神,那种自我调控系统,他害怕,不敢干坏事,他有自律的精神,这些都来自于深信因果。持戒,为什么要持戒?有因果我才持戒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佛教词典】不可见无对色

(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无表色之一法,是非...

【佛教词典】声闻乘

┌五停心观┐     │别相念处├───三 贤┐  ...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会通之处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佛说...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