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智敏上师  2018/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入正觉”,三法印就是三解脱门,这三个解脱门都能证入正觉,无上菩提就是涅槃,就是实相。

什么叫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什么叫解脱门?从这个门进去,能达到涅槃的解脱,大乘的话,能够达到成佛、证到实相的,叫解脱门。也就是能够通达到菩提涅槃大路的这个门,就叫解脱门。我们修这个法门,从这三个门都能够进入实相,达到最后的菩提的果,所以叫三解脱门。

我们说寺院的三门,就是这三个门。有些地方把寺院的“三门”写成“山门”,这是不对的。三个门就是三个解脱门,我们一进寺院,就是进解脱门。寺院是求解脱、求证菩提的,不是用来游览的。现在很多寺院成了游览景点,还卖门票,这也是在现在的社会上,为了维持寺院的基本生活,不得已而为之,在过去是没有的。

下面我们说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

空解脱门:一切法是空的,从这个空可以达到解脱。

无相解脱门:一切法是无相的,就是实相。涅槃是没有相的,没有这十个相。哪十个相??色、声、香、味、触、男、女、生、异、灭。涅槃里没有色、没有声、没有香、没有味、没有触,没有男也没有女(男相女相都没有),也没有生异灭相。这十个相把一切有为法的相都包括了。涅槃没有这十个相,叫无相解脱门。我们如果证到无相,从这个门就可以通达到实相的般若,也可以证到菩提。

无愿解脱门:既然世间都是无常、苦的,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希愿,不要留恋娑婆世界了,从这个无愿的解脱门,也可以进入涅槃的实相。

“无常——无愿解脱门”,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苦的,无常就是苦了。既然是无常、苦的,那你还发什么愿要留在这个世间上呢?当然要出离!这个苦难的世间,不愿意再留了。所以无常这个法印就是无愿的解脱门;“无我——空解脱门”,无我的法印就是空解脱门,一切法自性空,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主的我;“涅槃——无相解脱门”,涅槃寂静的法印就是无相解脱门,涅槃是没有相的,从无相这个解脱门进去就可以达到最高的涅槃的境界。

所以说,从空、无相、无愿这三个解脱门,同样都能够达到涅槃的境界,它们是一致的,也是统一的。上面是从理论上说,是统一的;下面是从实践的修持上来说,也是统一的。这两个统一,就把三法印和实相印密切地联系起来了,没有差别。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性的东西。

三解脱门修行的人,分钝根、利根。“利根随依一法印,皆能离执证真”,利根的人,随便走哪一个门,比如你从三门进入寺院,你从中间那个门进去也好,从左边那个门进去也好,从右边那个门进去也好,都一样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弥勒殿或者观音阁,都能进去,不需要三个门都走一道。

“钝根依次第修行:无常,无我,涅槃”,钝根的人就不行了,他不能超越,只有慢慢地依次第修行,从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一步一步上去。初级的就是无常,无常的道理最明显,大家都看得到的;从无常下手,深一层,到无我,一切法没有独立性,这个不明显,一般有点知识的人还能理解,智力上差一点的人,碰到“无我”、“没有独立性”的问题就有点难解了。你说无常的、变化的,这好理解,所以从无常下手,进到无我,最后进入涅槃,本来清净的菩提。钝根走的路慢一点,要按照次第走,利根随便进入一门,都可以通达其他二门。这是从修持上把三法印和三解脱门联系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佛教词典】染净心证

【染净心证】 p0877   成唯识论四卷六页云:又契经说...

【佛教词典】大庆喜心

指净土行者由于弥陀以大悲摄取而产生之大欢喜心。即深...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

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不平...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

半个馒头,诠释了母亲的爱

曾经在国语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您的...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