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惠空法师  2023/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支持生命?”他说:“因为看到父亲退休后,整天没事干,无精打采像生病一样;但一有人找他打牌,便精神百倍,什么病都没有了。”我告诉他:“若就这点来看,你说的话是有那么点道理,可是不能因此就说一个人所有的生命动力都来自欲望。”他话一转又问:“修行是不是也是一种欲望?”

广义而言,修行是“想要”成佛、“想要”解脱,似乎可说是一种欲望。前几天我在课堂上提到:自已在办完这次的两岸禅学会之后,人就觉得松垮垮的,没劲。这种经验大家都有,可见人确实是需要某种动力来支持,但这种动力不见得就是欲望。佛法里有所谓的“善法欲”,虽然某些特质跟欲望相似,但其实是不同的。比如求生西方净土,其实已善巧转化人性深层的欲望成为一种愿力(世俗人叫理想)。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超越的、远大的理想,很容易被世俗的欲望牵引而迷失,因此建立愿心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觉得我这人很坚持、心发得很大,其实是我懂得去取这个巧妙。经典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于佛法的兴亡盛衰有很大的责任感,并因此发心护持,这种人会得大福报。我对佛教的愿心,都是从佛经上学来的,当然,这跟宿世的因缘有关。我从十八岁上大学接触佛教开始至今,在这方面的心是非常强烈的;虽然那时自己还只是一个学生,但对佛法弘扬就有很深的使命感,我之所以会想办高中生学佛营,也是因为看到基督教的校园团契太厉害了。

愿心的建立要跟信念、思想结合,亦即愿心的背后除了要有正见的指引,还需思想架构的支持。所以我常提醒大家要建立好的而且不同层次的理念。比如说:解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或多生累劫修行菩萨道等,都是很远大的理想,在这些最高的目标下,还要有远程(十年、八年)或近程(五年、四年)的目标。然后把这些多生多劫的、今生的、十年八年的、五年四年的,甚至五个月、四个月的目标都密切地串联起来生活。在这样的理想愿力之下,生活就会有方向、有动力;而不至于糊里胡涂地,今天看这高兴就往这边走,明天看那欢喜就往那边走。因为当一个人心里没有主张的时候,外面的事物很容易牵引他的心,然后他就会随波逐流。

反之,如果你的心里有很坚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不会轻易动摇,因为根本没那么多心思去旁骛其他枝枝末末的事。就像身为三、四个小孩的母亲,她唯一的心念只有“怎样把孩子照顾好”,因为母亲的责任压得她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

总而言之,大家既然有心修行,就要发大愿心,以佛法兴衰为己任,把理想定得高远些,并粗略规划不同阶段的目标,再长时间、慢慢地把它调整得非常精致,然后专注地让自已的生活在这个轨道上坚定地、精进不懈地走下去。这样修行的路走起来会比较稳健,比较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你的生活会显得有活力、有方向感,而不会落入彷徨虚无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人生的十个好习惯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

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神通,根据佛经上讲,有妖通、报通、证通。证通就是一...

【佛教词典】尘点劫

(术语)有二种:一,三千尘点劫。一,五百尘点劫。...

【佛教词典】防难

(杂语)解释难问也。...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根机

什么叫根机呢?我怎么知道我根机好呢?当然,你根机好...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

降低罪业的势力,因为罪业会让你临终痛苦

建立佛号,引导佛号,调伏烦恼,这叫正修。 折伏现行烦...

浴佛祝圣仪轨

一、闻板上殿 法会开始前,先在大殿内摆设香汤盆,放两...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