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莲池大师  2023/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①无所施其勇,良、平②无所用其智,而离娄③、公输④无所著其明巧者也。虽不净观⑤正彼对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祗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精微,鲜克成就。然则竟如之何?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观此想,复从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研之不休,究之不已,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注释】

①贲育:指孟贲和夏育。皆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勇士。孟贲能生拔牛角。夏育能力举千钧。

②良平:指张良和陈平。皆为汉高祖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

③离娄:古代传说中的人名。亦作离朱。相传其人能见秋毫之末。据赵岐注《孟子·离娄篇》:“离娄者,古之明目者。黄帝之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

④公输:指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他的工匠技术极为精巧。后世尊奉他为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的师祖,称他为“鲁班先师”。

⑤不净观:为五停心观之一。指观想自、他之色身不净,以对治贪欲障的观法。《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云:“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

【演莲法师译文】

《圆觉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是知轮回以爱欲而为根本。而此爱欲,虽千方百计想把它制伏,都难于除灭。就算是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力士,也无法施展其勇力;即使像张良、陈平那样的谋士也无所用其智;就连离娄、公输般那样聪明灵巧的人对爱欲也是无可奈何。

虽然佛经中也有介绍修习不净观以对治爱欲,然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只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虽然精微,却很少有成效显著的。

然则对此爱欲到底该怎么办呢?佛经上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直接观照这个淫欲的念头,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这样研之究之,又一直研究下去,研之不休,究之不已,如老鼠钻入牛角中,欲念总有了断除灭的一天。

竹窗随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没有听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记住,你步入修行...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

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

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放生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资粮

蕅益大师讲到,我们修学大乘佛法,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

【佛教词典】海会

(喻)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

【佛教词典】似现量

(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