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从哪里而来

净界法师  2019/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从哪里而来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我先把这一段的大意讲一下。佛陀在讲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是分成两部分的: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体”,我们讲过,是不变的部分。那么“用”呢,我们这一念心性一动的时候,它会受你业力的影响,受你烦恼的影响,所以这个“用”,它就是会有变化。

有变化就有差别,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样,就有所不同了。有所不同就产生了所谓的“妄见”的问题。

我们看。佛陀说:阿难啊!一切的众生……这个“众生”,从当机来说是六道的众生,但是蕅益大师说,从广义来说这个地方也包括了九法界众生。我们姑且以当机来说。一切六道的众生之所以会轮回于整个世间——这个“世”指的是一个时间相,“间”是空间相。

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是超越时空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但是我们现在的生命体是有时间相的。你看,你会出生,会死亡。你生在台湾,你就不可能同时到美国去。

我们这个生命体从一念心性而变成一个受时空限制的个体,那是怎么来的呢?由两种颠倒分别见妄,主要是有两种的颠倒之心而产生了两种的妄见。这个颠倒的意思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比如说,它是白的,你把它说成黑的,那这就颠倒了;它本来是没有,你把它当作有,这个也是颠倒,错误的认识。那么由错误的认知,就产生两种妄见。

这两种妄见是怎么来的呢?“当处发生,当业轮转。”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后面的经文都是在发明这两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从本体来说,我们众生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这一念心,在清净当中我们众生会产生什么?产生一念的妄动。

那么从一念心开始不守自性、妄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产生差别了,因为每一个人动的方向不同。你看,有些人往善法的地方动,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动,所以就出现了善业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杀盗淫妄的因缘动,就创造了罪业。所以“当处发生”。

“当处”这个“处”指的什么?就是我们一念心性里面产生了妄动。为什么有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怎么样?“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为什么有生命?因为“仁者心动”。因为我们过去开始动,动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迷惑。

当然,这个迷惑的动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往恶的地方走。总而言之我们心开始动,就“当处发生”了。就是心中开始启动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恶念。

动久了以后就“当业轮转”。我们刚开始是心动,到最后变成行动,付诸行动。行动的时候就产生业力了,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恶,这个业力就创造了安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

这两种的妄动跟业力、跟果报,都是在一念心性当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动了以后,生命从无差别当中就产生了很多的差别,无差成差,就是“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业妄见,第二种是众生的同分妄见。这个别业妄见就是我们讲的所谓的别业,同分妄见就是一般我们说的共业。

我们先解释别业妄见。当我们的心开始一念妄动以后,我们清净本然的心性就开始造业了。造业以后就会产生不同的果报出来。因为每一个人所造的业不同,就有所谓的个别的业力的差别。

比如说,你现在放一盆水,我们人看到的是水;饿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鱼看到水,就像它清凉的房子;天人看到水,他看到的是一个庄严的琉璃大地。同样都是一个水,四种众生看到的为什么不同呢?因为“仁者心动”,我们心的动不太一样,所以就产生了所谓的别业的问题。这个业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个,众生的同分妄见,这个是共业。虽然我们心中不断地动,但是在动当中,有些人动的大方向还有一种是共同的。比如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讲堂,我们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莲华灯,看到了讲桌。你也看到,我也看到,我们看到的大致差别不大,这个就是共业。

就是我们过去生心念在动的时候,大家在方向上有点相同,所以我们会招感这个业力,叫共业。

这个地方就讲到“当处发生,当业轮转”,我们在动的时候,有共同的活动跟个别的活动,就产生了差别的果报出来。总而言之,就是众生的颠倒,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生死的轮回出现。这一段是总标,这以下就各别地解释。

这个地方后面还会讲到,其实共业中有别业,别业中有共业,到时候是把这两个混在一起。比如说,我们今天佛学院二十几个人,怎么大家都会在一起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缘,就是我们过去在某一生当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兴,我也看那个佛像很高兴,我们过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大家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交集,就在一起了。

可能在一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不一定,这个就是共业了。就是我们过去的心“仁者心动”,我们过去在动的时候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

我们过去要是没有共同的业,今天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你这个时候应该到天上去或者到三恶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

比如说,现在大家同样吃饭,我们去看饭菜的时候,每一个人看到饭菜不完全一样。福报大的人他看到,诶,今天饭菜怎么这么好吃啊;业障重的人,他看到饭菜,菜色就比较差。你相不相信,我们同样看佛像,其实每一个人看到的佛像不完全一样。

善根强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的;有业障的人看到佛像是比较昏暗的。所以共业中有别业的,别业中有共业的,它这个业是共中有别。

总而言之,为什么生命会出现?简单地讲就是“仁者心动”。你要不动,就没有生命的。这两种的妄动以后就产生了一种业力,就产生了轮回的果报。这个果报跟业力,分成别业跟共业两种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生命只是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原文】 黄书云云。邪淫者。凡属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

【佛教词典】四种庄严

(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

【佛教词典】四障能障出家

【四障能障出家】 p0456 瑜伽六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有...

圣严法师《闹鬼的故事与超度亡灵》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无常的含义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

平等、无求、无贪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佛教七宝

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